夜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零七章 应社,细缝父女by孔羌笔趣阁,夜深,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李信见徐宪成不肯收盘缠,硬是要塞给他,实在挨不住李信的热情,徐宪成无奈只取了十两银子,至于再多他无论如何都不肯拿了。见此,李信也是无奈,只好作罢,两个好友当晚饮到深夜方才罢休,,谈吐不凡,很快就和这些学子打成了一片。</p>

结识这些人后,徐宪成在南京如鱼得水,经常出入国子监和各学社,旁听夫子讲解和学子们的讨论,包括一些对政事的评议。一来二去,他还认识了同为生员的陈贞慧、张溥等,又通过张溥结识了张采、杨廷枢、杨彝、顾梦麟、朱隗、吴昌时等人。</p>

这些学子志同道合,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并且对政事尤为热衷,受了他们的影响,徐宪成时不时也会表达一些看法,不过和他们相比徐宪成的观点更为实际,而这些人的观点却多余理想化,相互间略有区别。</p>

但这不妨碍大家的友谊,虽然在探讨中多有激烈辩论,可大家的出发点依旧是好的,这些年轻学子胸中都有一腔热情,怀有为国为民的抱负,可惜的是在接触之后徐宪成也发现了不少人空谈涛涛,却无半点实际,有些想法和政治主张不切实际,未免有空中楼阁之嫌。</p>

徐宪成虽然年轻,却比他们更脚踏实地,这主要是因为徐宪成的出身和环境和他们不同的缘故。</p>

相比这些学子,徐宪成虽然也是官宦之后,可早在许多年前徐家就破落了,而这些学子大多都是家境良好,再加上南直隶文采斐然文气浓郁,江南繁花似锦不同北地,自然想法和观点不同。</p>

徐宪成一开始还会和旁人辩论,指出对方论点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主张。可时间久了,徐宪成渐渐就不怎么说了,因为他聪明地察觉到在一群夸夸其谈的人中经常独树一帜不是什么好事,虽然有时候这些学子也会认可他的观点,可大多数的主张是完全相反的,他一个外来生员初到南京,经常如此并不是好事,一来二去,徐宪成在讨论中发布观点的时候越来越少,更多的只是当一个聆听者的角色。</p>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宪成还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这些学子虽然有抱负也有热血,可实在太过单纯。再加上他们的出身和家境所至,对于民间疾苦根本就是一知半解,过于理想化,有些论点实在是可笑,可偏偏又经常辩论的面红耳赤,让徐宪成着实无语。</p>

此外,许多人前一刻还在说要以百姓为重,后一刻却在秦淮河上挥金如土,一夜花酒所花费的银子足足是能让普通百姓一家几年生活的开支。更甚者,有些人家中田亩千万,靠的是吞并贫农压榨佃户豪富起家,嘴上却是苍生皆苦仁义道德,在徐宪成看来更是可笑之极。</p>

时间久了,徐宪成心里越来越失望,甚至有些反感同这些人为伍,哪怕这些学子和自己的关系表面不错,但大家的立场却完全不同。在徐宪成看来,他们许多人都是叶公好龙,夸夸其谈罢了,所谓的理想和抱负完全不切实际,而且一旦牵扯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就往往双标,嘴上说是一套,实际上又是一套。</p>

在南京呆了一个多月,徐宪成心中渐渐有了离开南京的念头。而这时候张溥等人突然找到徐宪成,告诉他自己联合了十几个学子打算成了一个学社,这个学社叫“应社”,应社以治五经、研讨制义为务,邀请徐宪成参加。</p>

一开始徐宪成是想拒绝的,因为他毕竟不是江南学子,只是前来南京游学。可经不住张溥等人的劝说,再考虑到应社的宗旨和自己科举有些牵连,能够通过研讨增加自己文章水平,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就这样,很快应社就此成立,徐宪成也作为学社成立之初的创始人成了第一批成员。</p>

而他万万也没想到,这个无意中加入的现在还不起眼的应社在几年后渐渐壮大,最终吞并了南京其他十几个学社,从而组建成一个新的学社,而这个新学社就是明末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复社。</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星露谷的世界树

黑袍雷斯林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从废灵根开始问魔修行

手残喵喵酱

东宫儿女行

东方天使

炮灰的人生2(快穿)

倾碧悠然

无敌!诡道下山!

临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