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一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 忠肝义胆杨三郎,明城决,留白一世,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大哥?我此刻是到了燕王城嘛?其他兄弟呢?”明城看着房间空荡荡的,不由开口问道。
“哦。兄弟们进宫当值还需些时日,老大忙着给你入营造册。禁军卫所离王城不远,你不可随意走动。这些时日右营换防京都,多有不便。等你身份入册,腰牌下来了就好了。”王五深知明城向往燕都繁华,还是提醒他不可轻易走动。
“嗯。可惜了。不能一览燕王城的绝世风光,还真让人心痒痒。对了。王大哥此我等早入城,阳明城的封赏如何了?”明城感叹道,忽又想起了禁卫的兄弟早已入燕都,对他们的封赏肯定不小。
“世族各部官员仗着功劳,这几日在朝堂上有些冒过头了,兵部一直压着此事。估摸着等你与老大回京才会另行封赏,绝不能让世族捡了便宜。兄弟呀。我们可都是跟你沾光了。哈哈”王五哈哈一笑,感谢明城道。
“王大哥见外了不是,自家兄弟说远。寒军夜袭阳明城,要不是众位弟兄拼死杀敌,哪有今日的明城。”明城连忙说道,都是一家人何来沾光一说,要说沾光是自己沾了兄弟们的光呀。
“你小子。嘿嘿。这嘴上功夫还是如此了得。不过你和那袁姓老头只身闯敌营的事,已传遍燕都。恐怕都是世族捣的鬼。哼,他们穿的越是邪乎,兵部越是谨慎从之。不过你放心,既已入了禁卫;兵部大员不会让世族的阴谋得逞,此一役你才是当之无愧的头号功臣。”王五开始还是乐呵呵的,越说越激动,恨不得把世族抽筋拔骨。
“王大哥无需生气,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们和世族本就不是一路人,无需为此事伤身。”
明城宽慰了几句,又与王五聊了聊燕都风貌人情。两人相谈甚欢,一直到深夜才安安入睡。明城唯一不知道是此事确实因婉儿起,确不是婉儿为之,以至于日后看婉儿的眼神都有所不同。
燕王都内王城封禁,杨三郎才堪堪离去。抬头看看天空感慨道,月明星稀百鸟归巢只是人未还。这些年杨家过得憋屈呀,家主生死不明,部曲苟延残喘,只靠郡主一妇人如何重振杨家雄风。
杨三郎不过是杨家部曲一员,当年被家主杨镇虎在战场所收留。那些年跟随家主南征北战,攻城略地无往不胜,才换回如今的杨家。好景不长才几年光阴,家主征战一去不复返,家道中落。杨家部曲靠着郡主的余晖,才堪堪不至于流落街头。
中郎将一职看似位高权重,实则华而无实。中郎将下设左右二郎将,真正论起来实权都在左右郎将之手。王城禁卫何等之重,怎会交于一人之手。中郎将一职两三年便有接替,如同走马观花一般。如今已是三年之末,日后该何去何从,杨家一众又该何去何从。不由的回想起今日与郡主的对话。
“属下参见郡主。”
“起来吧。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回郡主。世子下手不轻,不过人没什么大事,休养几日便无事。”
“嗯。我那弟弟蛮横惯了,倒是对兄弟姊妹关爱有加。不过此事你得烂到肚子里,不许告诉任何人。”
“属下明白。已叮嘱下属烂于心中,不过就怕那小子不识趣。”
“放心。敢只身入敌营的主,必定是个聪明人。此事你办的不错,辛苦了。也算我欠你个人情。”文月郡主摆摆手示意杨三郎可以退下了。
“郡主。小人斗胆问一句,郡主何时归家?”杨三郎慢慢退去,但心有疑虑停下脚步,轻声相问。
“家???呵呵。杨大人,你的家人身在何方?”郡主不答反问道。
“属下愿世代效忠杨家,效忠郡主。”杨三郎立刻跪拜,以示决心。
“家主战死沙场,我早已是孤魂野鬼。如何撑的起杨氏大旗,如今心如死灰只愿早日随将军离去。”文月郡主声音低沉,泪眼欲滴。
“不,不,,不是的。将军天资卓越,岂会轻易消亡。他只是失踪了,将军尸首一日未见,杨家便一日不会散。”杨三郎悲痛欲绝,固执的不愿相信,心中唯一的希望不愿熄灭。
“杨三郎你醒醒吧。八年了!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做梦,梦想着他终有一日归来。可现实呢?他死了。我们都知道结果,可就是无人愿意相信。这八年我无不以泪洗面,每日佛堂祈祷,可又有何用。
杨家?终会消散。你我也一样。斯人已逝,活着的人还得活着。我也是最近从婉儿哪里,才想明白这个道理。杨家部曲何去何从,你为他们想过吗?你又该何去何从,为自己想过嘛?难道还要守着这份如尘烟一般缥缈的荣耀?
你问过他们愿意吗?问过自己愿意嘛?永远活在别人的影子下,你心里就没有一丝为自己遗憾过?能否为自己而活,哪怕一天也好。”文月郡主愈说愈烈,激动万分,恐怕也正是为自己不甘,为所有如自己一样的人不甘落泪。
“郡主所言,属下不懂,也不愿去懂。在下只知忠心报国,舍身护主。既然郡主不愿归家,属下不敢强求。属下就带着杨家部曲等着家主归来,终有一日杨家还是从前那个威名赫赫的杨家。”杨三郎此刻拼命摇头,心中所学与所听相背,令他心神久久不能平复。
“你呀!和婉儿说我一样:死脑筋一个。罢了罢了!年后你中郎将任职已满,便带着杨家部曲去兖州边境镇守,不是要等家主归来吗?那就去找吧!”文月虽心中不悦,但是看到如此忠诚下属,属实不忍心冷眼旁观他们流落分散。
“谢郡主开恩。”杨三郎感激不尽,跪拜离去。
文月郡主看着杨三郎坚毅的背影,曾几何时自己何尝与他们不一样,仿佛看到了自己,看到家主归来那一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