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墙的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9章 真相显露(一),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爬墙的牛,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诸位爱卿,可有良策应对?”
殿内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噤若寒蝉,无人敢率先发言。
最终,左丞相吴潜缓步出列。
“陛下,”吴潜声音沉稳,神色凝重,“当务之急,是尽快查明真相,给蒙古国一个交代。”
“只是蒙古国势大,不可轻撄其锋。”
“依老臣之见,不如暂且交出明教木易等人,以平息事态,再从长计议。”
“否则,两国一旦开战,必将生灵涂炭。”
“眼下蒙古国再度派遣使团前来,朝廷需以礼相待!”
“只是此行使团随行护卫数量庞大,老臣不敢擅专!”
话音刚落,右丞相史弥远立即出列反对。
“吴相此言差矣!明教虽为江湖门派,但近年来抗击蒙古有功。”
“若是如此轻易交出,岂不令天下义士寒心?”
“况且此事蹊跷,朝廷还是应先查明真相!”
吴潜冷笑一声:“史相此言,莫非是要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蒙古国十万大军压境,一旦开战,淮西百姓将遭涂炭!”
“正因如此,更不可屈服于蒙古淫威!”史弥远寸步不让,“若此次妥协,蒙古国必会得寸进尺,索求无度!”
“何况如今并无证据表明是明教所为!”
“赵葵远赴襄阳调查,皇城司也并无确凿证据!”
“怎能凭吴相一面之词就下定论?!”
两位丞相一经发言,两派官员随即展开激烈争论,朝堂之上唾沫横飞,火药味十足。
大臣们分成两派,一派支持史弥远,认为应彻查真相,不可贸然对明教下手。
另一派则附和吴潜,主张牺牲明教,换取暂时的和平。
赵昀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面对杨过等人,赵昀心中十分忌惮,明教众人的武功惊人,若是光明正大交战,禁军列阵对敌自是不惧明教。
可是双方一旦翻脸,杨过等人想潜入皇宫对自己不利,却是易如反掌。
倘若听取吴潜的建议,就等同于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于险地......
听着朝堂上喋喋不休的吵闹,赵昀被打断思绪,只觉头疼欲裂,猛地一拍龙案,大喝一声:“够了!”
一众大臣见着皇帝发怒,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张弘范!”赵昀点名道。
皇城司统领张弘范出列行礼:“臣在。”
“全力彻查蒙古使节遇害一案,务必要查明真相!三日之内给朕答复!”
“臣领旨。”张弘范躬身应命。
赵昀又看向兵部尚书杜范:“杜爱卿,立即调集京湖、两淮兵马增援淮西,务必要守住淮西防线!”
“臣遵旨。”杜范肃然领命。
赵昀一手扶额,叹了口气,再度看向礼部尚书王应麟,“王卿,蒙古国使节到访,关乎两国邦交。”
“迎接使团一事,朕就委托给王卿办理。”
王应麟沉声应诺,“臣遵旨!”
赵昀心中烦闷,无心朝议,安排诸事便起身离去。
退朝之后,史弥远快步回到相府密室。
此刻的史弥远,脸色阴沉似水,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梁成大、薛极等一众心腹见他脸色有异,皆是小心地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相爷,”梁成大强挤出谄媚的笑容,双手捧着茶杯,恭敬地递上前去,“今日朝堂之上,瞧吴潜那老匹夫的言语,怕是已中计了!”
史弥远眼皮都未抬一下,伸手接过茶盏,轻抿一口后,冷哼一声,“吴潜那点心思,不足为惧。”
“倒是你二人出的这昏招,如今却棘手得很,怕是不好收场啊!”
他微微抬起头,目光阴冷地解释,“虽说皇上近些年来对他有所倚重,可他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既看不清皇帝心底对明教木易等人的忌惮,还竟敢拿这事儿三番五次地挑衅皇帝的底线!”
薛极脸上闪过一抹阴恻的笑意,凑上前低声道:“相爷但请放心,刺杀蒙古使节这事儿,所有证据都指向吴潜麾下的禁军。”
“只要张弘范那边查到凶手,吴潜必定倒台!”
史弥远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转瞬又恢复先前的冷峻模样,沉声道:“好了,为防止消息走漏,赶紧把参与此事的人处理干净。”
“是!”梁成大与薛极等人齐声应诺。
史弥远长叹一声,“唉!只是刺杀使者一事,蒙古国那边怕是难以善了啊!”
与此同时,临安城的皇城司衙门内灯火通明。
张弘范身着官服,神色凝重地端坐在案前,面前杂乱地摊开着各种卷宗与证物。
在跳跃的烛火映照下,张弘范的面容显得阴沉,他知晓此次使者被杀的背后水很深。
加上眼下蒙古国大军压境,事关两国和平,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传我命令,加大调查力度,不惜一切代价收集线索!” 张弘范对下属厉声说道。
“大人,”一名皇城司密探快步走入屋内,单膝跪地,“明教公孙清求见。”
张弘范闻言,微微眯起眼睛,略一思索,开口吩咐,“请他进来。”
不多时,公孙清大步走入,拱手道:“张大人,深夜叨扰,还望海涵。”
张弘范赶忙起身,还以一礼,态度客气:“公孙右使不必多礼。”
“可是为蒙古使节一案而来?”
公孙清神色一凛,郑重地点点头:“正是。教主怀疑此事背后另有隐情,特命我等前来协助大人调查。”
张弘范挥了挥手,示意左右侍从退下,待屋内只剩他们二人时,他压低声音,“可是有所发现?”
公孙清伸手入怀,掏出一枚青色的檄牌,神色凝重地开口回应:“实不相瞒,根据我教查探到的线索,凶手极有可能出自禁军。”
“这枚青檄便是从凶手身上搜出来的!”
张弘范接过青檄,只瞧了一眼,顿时脸色大变,脱口而出:“禁军令牌!”
公孙清捕捉到张弘范神色的变化,连忙追问道:“不知朝中有哪些人能够调动禁军?”
张弘范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公孙右使,不知可否还有其他线索?”
公孙清目光在张弘范身上来回扫视,随后转身向着屋外高声吩咐:“带进来!”
屋外传来一声回应,两名明教弟子押着一个神色慌张的男子走进屋内。
公孙清伸手一指那男子,对张弘范说道:“张统领,此人叫王二,原本是临安城中的一个泼皮无赖。”
“临安城中那些谣言,便是由他带头散布的!”
张弘范目光如炬地盯着王二,开口问询问公孙清:“可有查出是谁指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