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墙的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1章 真相显露(三),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爬墙的牛,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吴潜急忙追问,“铲除魔教又当如何?”
“若是办成此事。” 公孙止却答非所问,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芒,“到时吴相在朝堂上地位将更加稳固。”
吴潜脸色微变,“使节,这关乎两国关系的大事,岂容儿戏?”
公孙止冷笑一声,笑声在寂静的书房内显得格外阴森,“吴相国,据我所知,如今朝堂上,史相国与你争斗不休。”
“他在暗中支持魔教,何尝不是想借魔教之力压你一头吗?”
“吴相国,若不出手反击,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他彻底挤出朝堂。”
吴潜陷入了沉默,心中有两个小人在激烈争斗。
公孙止见状,继续开口,循循善诱:“吴相,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有蒙古国助力,共同铲除魔教,岂不更加容易?!”
“此事只要处理得当,本使节可做主只将岁币增加三成!”
“如此一来,不仅两国战争消散于无形,吴相国凭借缩减岁币之功,必定深得皇帝圣眷。”
“顺带还能打压史相国的势力。如此一举三得之事,吴相可莫要错过!”
吴潜思索良久,缓缓开口道:“此事干系重大,容我考虑考虑。”
公孙止站起身来,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好,吴相不愧是谨慎之人。本使等候你的答复。”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希望吴相莫要错过这个大好机会,本使明日会前去史相府邸拜会!”
说罢,转身大步离去。
吴潜望着公孙止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公孙止所言不假,史弥远一直对他步步紧逼,而明教在朝堂上的影响力确实也让他感到威胁,特别是皇帝赵昀对待明教的态度,更是让他难以捉摸。
可一旦与蒙古国合作,对付明教,这其中的风险又实在太大。
若事情败露,必将是身败名裂的结局。
但若是公孙止与史弥远达成交易,以史弥远的狠辣,自己的下场不言而喻。
如今有机会压倒史弥远,面对权力的诱惑,又让他难以割舍。
“老爷,您真的要听那公孙止的,与蒙古国合作对付明教吗?” 管家小心翼翼地问道。
吴潜面色凝重,长叹一声,吐出心中的烦闷,“我也在犹豫啊。此事若处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但如今朝堂局势,我若不采取行动,恐怕也难以自保。”
管家想了想,“老爷,依我看,这蒙古使节居心叵测,蒙古国向来虎视眈眈,他们的话不可轻信。”
“明教虽说不服王化,但也为抗击蒙古出力不少,贸然对他们下手,恐怕会引起公愤。”
吴潜点头,“你说的我也明白。只是如今这局面,实在让我难以抉择。容我再想想,再想想……”
另一边,张弘范与公孙清快马加鞭赶到皇宫。
此时天色已晚,皇宫内却灯火辉煌。
二人在宫门外求见皇帝,侍卫通报后,赵昀宣他们即刻进宫。
偏殿内,张弘范与公孙清见到了赵昀。
二人行礼后,张弘范将调查到的关于薛极指使散布谣言以及禁军参与刺杀蒙古使节的证据一一呈上。
并将公孙止带领怯薛军一路肆意妄为的情况详细禀报。
赵昀听后,脸色变得铁青,“好一个蒙古使节,竟敢如此放肆!尚未觐见,便给朕上演这一出!”
“还有这薛极,身为朝廷重臣,竟做出这等事来,实在可恶!”
张弘范拱手道:“陛下,如今证据确凿,薛极与史弥远一党嫌疑重大,此事该如何处置,请陛下圣裁。”
赵昀眉头紧锁,陷入沉思,良久才缓缓开口:“此事关乎朝堂稳定,不可操之过急。”
公孙清开口道:“陛下,明教被此事牵连,如今真相渐明,还望陛下能还明教一个清白,以免寒了天下义士之心。”
赵昀微微点头,“朕知道了。张卿,你速将证据整理清楚,明日早朝朕自有区处。”
“至于蒙古使节,朕会派人前去交涉,让他立刻约束部下,随行军士必须驻扎城外,否则定不轻饶。”
张弘范与公孙清领命退下。
走出皇宫,张弘范忧心忡忡,“公孙右使,陛下虽知晓了真相,但朝堂局势复杂,只怕明教的冤屈一时难以洗清。”
公孙清神色凝重,“张统领所言极是,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对了,我已传信请教主前来临安主持大局。”
说到此处,公孙清感慨一声:“但愿朝廷莫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才好!”
且说杨过与罗伊一路快马加鞭,还不知张弘范与公孙清已查明临安城内谣言的源头。
二人刚一靠近临安,便看到城郊街道一片狼藉,百姓们满脸惶恐。
杨过心中一沉,拉住一位老者询问情况。
老者长叹一声,将公孙止带领怯薛军的恶行一一道来。
罗伊怒目圆睁,“伊玛目,你打算如何做?”
“这公孙止倒是很会造势。” 杨过眼神冰冷,“别急,咱们先入城与公孙清他们会合,了解清楚情况再说。”
二人来到明教在临安的秘密据点,此时公孙清正与张一氓、韩无垢几人商议对策。
见杨过到来,公孙清赶忙迎上前去,“教主,你可算来了。”
“如今临安城局势大乱,蒙古使团肆意妄为,我们的调查也遇到了诸多阻碍。”
杨过听公孙清详细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眉头越皱越紧,“看来这公孙止是想彻底搅乱临安,逼朝廷与明教决裂。”
“还有这薛极,实在是不可饶恕。”
张一氓在一旁问道:“教主,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以眼下的情况推断,属下以为朝廷与我教反目已成定局。”
杨过摇头,“公孙止现在是蒙古国使节,若贸然动手,正中他下怀。”
公孙清附和道:“确实如此,一旦动手不管成败,都有可能引发两国开战,都会给明教带来更大的麻烦。”
杨过颔首示意,赞同公孙清所言:“眼下咱们还是要从长计议,先想办法洗清明教刺杀使节的污名。”
“之后再想办法去揭露对方的阴谋!”
公孙清点头,“教主所言有理。如今张弘范大人已经将证据呈交给皇帝,但皇帝并未当堂做出抉择,想来是在顾虑朝堂局势。”
“属下建议,咱们可以从薛极这条线索入手,先为我教正名。”
杨过沉思片刻,“好,就依公孙右使所言。另外,监视史弥远与吴潜的可有收获?”
韩无垢立刻作答:“今夜公孙止夜访吴潜,只是不知二人交谈的内容。史弥远那边倒是时常与梁成大薛极等人私会,至于王应麟并无异常之处。”
张一氓轻摇折扇,“吴潜向来敌视我教,若他真与公孙止勾结,对付明教,那局势将更加严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