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京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0章 权势重组,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半两京墨,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皇宫:"这次朝廷权力重组,是我们改革的重要一步。但越是成功,越不能骄傲自满。我们的目标是让百姓真正受益,让国家真正富强。这条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众人肃然起敬,纷纷表示决心:"必当尽心竭力,不负娘娘期望!"

会议结束后,苏锦绣独自来到空间内,检查最新培育的作物。在这个私密空间里,她可以暂时卸下所有伪装,做回真实的自己。

看着茁壮成长的农作物,苏锦绣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三年多了,从最初的迷茫无助,到如今的权倾天下,她走过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如今,丽妃党羽被清除,保守派势力瓦解,太后被迫妥协,她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农医改革的目标是造福百姓,而不是满足个人野心。"苏锦绣自语道,"我必须始终坚守初心,不忘初衷。"

她轻抚着一株即将成熟的水稻,心中思绪万千。下一步改革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她付出更多心血。但无论如何,她都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这个国家,为千千万万的百姓。

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天际。苏锦绣站在田垄间,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次日清晨,苏锦绣按照约定前往慈宁宫拜见太后。与往日的咄咄逼人不同,太后今日态度出奇地和善,甚至亲自为苏锦绣斟茶。

"贵妃能来看望哀家,实在是哀家的福分。"太后慈爱地看着苏锦绣,语气中却透着一丝无奈。

苏锦绣恭敬行礼:"臣妾日日想着给太后请安,只是改革事务繁忙,未能及时前来,还望太后恕罪。"

太后摆摆手:"哀家理解。如今你主持农医改革,担子不轻。哀家虽年迈,但也明白国家兴衰,民生安危的道理。既然陛下和众臣都支持改革,哀家又有何理由阻拦呢?"

苏锦绣谨慎地观察着太后的表情,从中读出了无奈和妥协。

"太后体恤民情,实在是大衍之福。"苏锦绣恭敬地说道,"臣妾承蒙太后垂爱,今后定当常来请安,听取太后教诲。"

太后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贵妃如今位高权重,哀家这老婆子的话,恐怕入不得你的耳了。"

苏锦绣连忙摇头:"太后言重了。太后乃国之尊长,经验丰富,见识广博,臣妾时常想向太后请教为人处世之道。"

这番话恰到好处地安抚了太后的自尊心。太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你倒是会说话。也罢,既然你有心,哀家就给你一个忠告:位越高,责越重;权越大,险越多。你如今虽得陛下宠爱,朝野拥戴,但切莫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苏锦绣肃然起敬:"太后金玉良言,臣妾谨记在心。臣妾深知,改革的目的是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而非为自己谋私利。太后放心,臣妾必不会忘记初心。"

太后点点头,不再多言。她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阻止大势所趋,唯一能做的就是体面地退让,保全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告别太后后,苏锦绣立即前往农业研究院。这里已经初具规模,数十名精选出的学者和农技专家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研究院分为育种、土壤改良、农具改进、病虫害防治四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苏锦绣走进主殿,众人立即起身行礼:"见过娘娘!"

"诸位免礼。"苏锦绣微笑道,"今日召集大家,是想宣布一个好消息。陛下已正式下旨,全面推进农医改革五年计划。朝廷已拨款十万两,用于扩建全国农业试验基地。同时,各地农业学院分院和医学培训点也将陆续设立。"

众人欢呼雀跃,士气大振。

苏锦绣接着说:"丽妃党羽已被清除,保守派势力瓦解,太后也被迫妥协。我们终于迎来了改革的黄金时期。但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和谨慎。我希望大家能继续奋斗,为农医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位年轻的学者站起来问道:"娘娘,现在敌对势力已经被清除,我们是否可以加快改革步伐?"

苏锦绣思索片刻,回答:"改革贵在稳妥,不可操之过急。我们要确保每一步都落到实处,不能只图表面功夫。尤其是人才培养,更是需要时间和耐心。"

她环视四周:"农医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百姓受益。无论是新品种的推广,还是医疗体系的完善,都必须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接下来,苏锦绣详细听取了各部门的工作汇报,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她特别强调了农业研究院的核心作用:"研究院是改革的智囊团和技术支撑,必须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推陈出新。"

忙碌了一整天,苏锦绣回到凤仪宫时已是华灯初上。巧儿等在门口,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色:"娘娘,好消息!江南五府传来捷报,新品种水稻大丰收,比预期多收两成!各地百姓欢欣鼓舞,称颂娘娘恩德!"

苏锦绣闻言大喜:"这是再好不过的消息!农医改革的成效开始显现,这将大大增强我们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她立即命人整理详细数据,准备向萧承煜汇报。就在此时,一名内侍匆匆而来:"娘娘,陛下宣您即刻入宫面圣。"

苏锦绣心中一紧,急忙整理仪容,随内侍前往御书房。

御书房内,萧承煜正在批阅奏章。见苏锦绣进来,他放下手中的毛笔,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爱妃来得正好。朕刚收到江南五府的捷报,新农法大获成功,百姓称颂不已。这是农医改革的首次大胜,朕特意召你来同享喜悦。"

苏锦绣恭敬行礼:"臣妾也刚刚得知此事,正准备向陛下汇报。这次丰收,将大大增强百姓对改革的信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推进五年计划。"

萧承煜满意地点头:"正是如此。朕已命户部拨款,加快各地试验基地和学院分院的建设。同时,朕也下令对参与改革有功的官员进行嘉奖,以示朝廷对改革的重视。"

他起身踱步到苏锦绣身边:"爱妃的功劳最大。朕已命人准备诏书,加封你为皇贵妃,位在六宫之首,总领后宫事务。"

苏锦绣闻言一惊,连忙跪下:"臣妾受宠若惊,恐怕担当不起如此重任。"

萧承煜扶起她:"你当得起。这次朝廷权力重组,内外一体,才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朕主外,你主内,共同为大衍开创盛世。"

苏锦绣深深一拜:"臣妾必不负陛下重托,竭尽全力辅佐陛下治理国家。"

萧承煜满意地点头:"很好。回去休息吧,明日还有大朝会,朕将宣布加封之事。"

回到凤仪宫,苏锦绣思绪万千。从冷宫弃妃到皇贵妃,这一路走来,她经历了多少风雨和磨难。如今,她终于站在了权力的巅峰,可以真正施展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了。

但她也深知,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和警惕。权力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真正的目标是推动农医改革,造福百姓,让这个国家走向富强。

她在案前伏案疾书,详细规划着五年计划的下一步实施方案。农业基地扩建、学院分院设立、医疗体系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建立...一项项工作需要有条不紊地推进。

"小主,夜深了,您该休息了。"巧儿劝道。

苏锦绣抬头一看,窗外已是星光满天:"再等一会儿,这份计划我必须今晚完成。明日大朝会后,就要立即着手实施。"

巧儿无奈,只得为她添了一盏灯油,静静守在一旁。

深夜,苏锦绣终于完成了详细方案。她伸了个懒腰,满足地看着案上厚厚的一摞文件,这是她对未来的规划和期许。

农医改革已经进入新阶段,所有的阻力都已扫清,接下来就是全力以赴地推进改革,实现她的理想和抱负。

她走到窗前,望着满天星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丽妃党羽已被清除,保守派势力瓦解,太后被迫妥协,她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但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更大的挑战和机遇还在前方等待着她。

"为了这个国家,为了千千万万的百姓,我会继续前进,永不止步。"苏锦绣轻声自语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次日清晨,大朝会如期举行。萧承煜正式宣布加封苏锦绣为皇贵妃,位居六宫之首,总领后宫事务。同时,宣布农医改革五年计划全面启动,命令各地官员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朝会结束后,苏锦绣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她召集核心团队,详细部署下一步计划。对外,加快全国试验基地和学院分院的建设;对内,巩固改革成果,防止保守派残余势力反扑。

这一天,苏锦绣格外忙碌,却也格外充实。她知道,这只是漫长改革道路上的一个小小胜利,前方还有更多挑战等待着她。但无论如何,她都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渐次点亮。凤仪宫内,苏锦绣站在窗前,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酒肉僧

真千金断亲后,豪门全家哭疯了

是符不是祸

钦天除妖师,大明穿越二十一世纪

木子青仙

穿越母系氏族,我带族人致富

炮灰没有回忆

征伐天下

披甲莽夫

厨神,妖兽:不好,我们成食材了

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