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真的晚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章 御驾亲征,秦梦长歌,率真的晚晴,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七十九章:御驾亲征
破晓的微光,试图穿透咸阳宫那厚重如铅板的云层,却只在墨色天幕上撕开几道细碎的裂缝,让几缕挣扎的阳光,艰难地洒落在这片古老的宫殿群上。咸阳宫的朝堂大殿,仿若一座沉默的巨兽,在这压抑的氛围中,静静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檐角的铜铃,被微风轻轻拂动,发出的声响清脆却又透着无尽的寂寥,那声音悠悠飘荡,似在诉说着大秦一路的风雨兼程,兴衰荣辱被镌刻进每一声铃响里。
“大王驾到!”赵高那尖锐且悠长的声音,瞬间打破了朝堂的低声议论,在空旷的大殿中不断回荡,如同重锤敲在众人的心弦上。原本还在交头接耳的大臣们,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安静下来,整齐站定,屏气敛息,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大殿入口。
嬴政稳步踏入朝堂,他头戴冕旒,玉珠随着步伐轻晃,发出细微而清脆的碰撞声,好似在奏响一曲专属王者的乐章;身着黑色衮服,衣袂飘动间,尽显睥睨天下的王者威严;腰间的天子剑寒光凛冽,那森冷的光芒,似在警告着所有心怀不轨之人,大秦的威严不可侵犯。他每一步落下,靴子与石板地碰撞发出的“咚咚”声,都如同战鼓轰鸣,重重地敲击在众人的心尖,令整个朝堂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嬴政登上高台,那威严的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宝剑,横扫下方群臣。刹那间,大殿内安静得连呼吸声都变得微弱,仿佛一根针掉落的声音都能被无限放大。他周身散发的气势,恰似高悬于天际的烈日,夺目却又让人敬畏,仿佛世间万物都要在他的注视下俯首称臣。
处理完大臣们上奏的国事之后,嬴政说道:“今日,寡人要宣布一件大事。”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大殿内久久回荡,“叛贼嬴成蛟勾结赵国,意图谋反,致使我大秦上将军蒙骜与此次出征的所有蒙家军惨遭毒手。此仇不报,寡人难消心头之恨!寡人决定,御驾亲征,讨伐赵国,捉拿叛贼嬴成蛟,为蒙骜将军和遇害的蒙家军报仇雪恨!”
这一番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平静的湖面,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面面相觑,震惊、担忧、疑惑等各种表情交织在他们脸上。有的大臣忍不住低声议论,声音虽小却透着焦急;有的则眉头紧锁,神色凝重,似乎已经预见了即将到来的艰难险阻;还有的呆立原地,不知所措,被这突如其来的决定惊得回不过神。
“大王不可啊!”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迈出队列,“扑通”一声跪地,老泪纵横,声音带着哭腔哀求道:“大王乃一国之君,千金之躯,怎能轻易涉险亲征?一旦有个闪失,我大秦江山社稷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他身体颤抖,双手伏地,额头紧贴地面,仿佛在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极度恐惧与担忧。正是太史公嬴子启,嬴政的疏堂叔公。
嬴政面色平静,目光落在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子身上,缓缓说道:“蒙骜将军与蒙家军为大秦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却遭奸人陷害。寡人若不亲征,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又有何颜面去见蒙骜将军和蒙家军的在天之灵?”他的眼神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那坚定与决绝的神情,让人明白,这个决定已如磐石般不可动摇。
这时,李斯站了出来,拱手行礼,言辞恳切:“大王,即便要出征,派一员大将前往即可,何必亲自犯险呢?”他微微躬身,脸上满是担忧与关切,试图劝说嬴政改变主意。
嬴政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语气加重:“此次讨伐赵国,意义非凡。寡人必须亲临战场,方能鼓舞大秦将士的士气,确保此战必胜!”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在大殿中回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让那些还想进谏的大臣们把话咽回了肚子里。
见嬴政心意已决,群臣无奈,只能纷纷闭嘴。大殿内弥漫着一股压抑而凝重的气息,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场巨大的变革即将席卷而来。
嬴政接着部署:“此次出征,由王翦领兵,王贲为先锋将军,领二十万精锐大军先行出发。王翦随后率领后援部队跟进。务必将叛贼嬴成蛟捉拿归案!”他的目光落在王翦父子身上,那眼神中饱含信任与期许,仿佛将大秦的未来都托付给了他们。
王翦父子出列,单膝跪地,齐声宣誓:“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肝脑涂地,不负大王重托!”他们的声音激昂澎湃,在大殿中久久回响,那坚定的誓言,如同刻在金石上的承诺,彰显着他们的忠诚与决心。
嬴政满意地点点头,看向蒙武:“蒙卿,咸阳乃大秦都城,至关重要。寡人出征期间,咸阳就交由你镇守,切不可有丝毫懈怠!”他的语气严肃,眼神中透露出对咸阳安危的重视,咸阳作为大秦的根基,不容有半点差池。
蒙武上前一步,拱手领命:“微臣遵旨!定当誓死保卫咸阳!”他身姿挺拔,犹如苍松屹立,眼神坚定而无畏,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安全感,仿佛只要他在,咸阳就坚如磐石。
嬴政又宣布:“朝中大事,由太后、王叔嬴子奚和吕丞相暂为处理。但凡事必须三人意见统一,方可执行。”
吕不韦听到这个安排,心中暗自叫苦不迭。他站在朝堂上,脸上原本挂着的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懊恼与不甘。回想起嬴政年少时,朝政大权几乎尽在他掌握之中,那时的他在朝堂上呼风唤雨,说一不二。可如今,嬴政逐渐掌权,这次出征的安排更是让他感到自己的权力被严重削弱。
他本打算利用蒙武对蒙骜之死的仇恨,带蒙家军出征,再加上他安插在赵国的眼线暗中助力,企图让嬴政有去无回,从而重新掌控局势。可现在嬴政带上了王翦父子,王翦自嬴政幼时追随,对嬴政忠心耿耿,且武艺高强、谋略过人,有他在嬴政身边,自己的计划怕是要化为泡影。
更让他头疼的是,如今要和太后、嬴子奚共同理政。太后朱姬,曾经是他的枕边人,对他言听计从,可如今,她已为嫪毐育有一子,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微妙,再也回不到从前。
而嬴子奚,这位王叔,曾与嬴政之父嬴异人激烈争夺王位,后又帮助成蛟与嬴政争权,被自己成功打压后,一直做着闲散王爷,如今嬴政却让他参与理政,谁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吕不韦微微低下头,心中暗自揣测,嬴政这一招到底有何深意?难道他真的如此信任嬴子奚?还是另有谋划?他眉头紧锁,脸上浮现出一丝阴沉的神色,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
太后朱姬这边,听到嬴政的安排,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喜。自从有了嫪毐的孩子,她的心就渐渐远离了这权力的旋涡。曾经,她在权力的巅峰享受着众人的尊崇与敬畏,但如今,她只渴望相夫教子,过平凡安宁的日子。
她看着嬴政,眼中满是母亲的慈爱与无奈。她明白嬴政的决定无法更改,也清楚自己在这朝堂之上,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能左右局势的太后。她转头看了看身旁的嫪毐,眼神中透着温柔与依赖,嫪毐和孩子,已经成为她如今生活的全部。对于参与理政,她只是默默点头,心中却在想着如何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守护好自己的小家庭。
嫪毐则兴奋得难以自持。嬴政不在咸阳,太后又参与执政,这对他来说是天赐良机,可以借机大肆扩充自己的势力。他站在太后身旁,心中暗自得意,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奸笑。他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贪婪与野心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权倾朝野、呼风唤雨的那一天。他在心里暗自盘算,如何利用这次机会,安插亲信,掌控关键职位,让自己成为这大秦朝堂上真正的主宰。他瞥了瞥太后,又看了看吕不韦和嬴子奚,心中满是不屑,在他眼里,这些人都不过是他迈向权力巅峰的垫脚石。
最感意外的要数王叔渭阳君嬴子奚。他是安国君庶子,曾与嬴政之父嬴异人激烈争夺王位,后来又支持成蛟与嬴政争权,却被吕不韦成功打压,此后一直做着闲散王爷,每日无所事事,心中的抱负渐渐被消磨殆尽。没想到这次嬴政竟然让他监国,参与处理朝中大事。
听到嬴政的安排时,他先是一愣,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随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激动。他觉得自己蛰伏多年,终于等来了重新崛起的机会。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在朝堂上重新站稳脚跟,夺回曾经失去的权力与地位。他挺直腰板,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在权力场上纵横捭阖的自己。
散朝之后,嬴政回到了章台宫。章台宫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可在这即将出征的紧张氛围下,却弥漫着一股寂寥的气息。嬴政吩咐下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派人去请燕国太子姬丹前来赴宴。
姬丹接到嬴政的邀请,心中微微一怔。他知道嬴政即将出征赵国,此次设宴,怕是为了道别。姬丹整理好衣冠,跟随宫人前往章台宫。一路上,他的心情五味杂陈,曾经与嬴政在赵国为质时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那时,他们同处困境,相互扶持,亲如手足。可如今,时过境迁,他们却站在了对立的阵营,成为了敌人。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对往昔情谊的怀念,也有对未来局势的担忧。
“太子殿下,请!”嬴政见到姬丹,微笑着起身相迎,亲自为姬丹斟满一杯酒。他的笑容中带着几分感慨,眼神中透露出对往昔情谊的怀念,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在赵国为质的艰苦岁月。
姬丹拱手还礼,说道:“多谢大王!”他的声音微微低沉,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惆怅。曾经的亲密无间,如今却变得如此客套,这让他感到无比失落。
两人入座后,嬴政端起酒杯,说道:“太子殿下,寡人明日便要出征赵国了。今日特备薄酒,与太子殿下送别。”他轻轻晃了晃酒杯,目光落在那杯中的酒液上,仿佛在回忆着过去的时光,那些一起度过的苦难与欢乐,都如同这杯中的酒,让人回味无穷。
姬丹缓缓地端起酒杯,杯中的酒水在烛光的映照下泛着微微的涟漪。他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终于,他抬起头,看着嬴政,嘴角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说道:“大王此次出征,必定如那翱翔天际的雄鹰一般,锐不可当,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然而,尽管他的话语充满了祝福和赞美,但语气却显得有些客套和生硬。与往昔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相比,如今的姬丹多了几分疏离和冷漠。这层看不见的隔阂,如同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横亘在他们之间。
姬丹心中明白,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他们身份和立场的差异。曾经,他们在赵国一同为质,彼此相依为命,亲如兄弟。但如今,他们却分属不同的阵营,各为其主,利益和目标的冲突让他们渐行渐远。
姬丹一饮而尽杯中的美酒,然后轻轻地放下酒杯,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他的目光有些游离,似乎在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昔日,我与陛下在赵国为质时,朝夕相处,同甘共苦,情同手足。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彼此信任,无话不谈。然而,时光荏苒,如今的我们却已物是人非……”
他的声音渐渐低沉下去,透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和感伤。仿佛在感叹命运的无常,让他们从亲密无间的兄弟变成了如今相对无言的陌路人。
嬴政静静地听着姬丹的话语,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感慨,有无奈,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惋惜。他轻轻地抿了一口酒,让那辛辣的液体在喉咙里燃烧,然后说道:“此乃形势所迫,身不由己啊。”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法言说的苦涩和无奈。的确,他们都身处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被各种利益和权力所束缚,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