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寺之行
孟梦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金光寺之行,落魄太子爷:你的女人我要了,孟梦鸭,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天读女戒,就算是再虔诚向学之人,也难免会心生抵触。”蒋兰西轻轻抿了一口茶,自言自语道。她深知,人心一旦有了厌烦情绪,便容易生出乱子,到时候想要再整顿可就难上加难了。
身旁的贴身丫鬟看出了太子妃的忧虑,轻声说道:“太子妃,您可是在为众人读女戒之事烦恼?”
蒋兰西微微点头,说道:“是啊,我本是想让她们通过读女戒,修身养性,懂得规矩礼仪。可若是因此让她们心生反感,反而违背了我的初衷。”
丫鬟想了想,说道:“太子妃,或许可以适当变换一下方式,让大家不觉得那么枯燥乏味。”
蒋兰西若有所思地说道:“你说得不无道理,可该如何变换呢?总不能就此废止了读女戒。”
她站起身来,在房间里缓缓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可行的办法。“要不组织一些讨论,让她们各自谈谈对女戒的理解和感悟?或者举办一些小小的比赛,奖励那些读得好、领悟深的人?”蒋兰西一边踱步,一边喃喃自语。
然而,她又很快摇了摇头,觉得这些方法或许只能解一时之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行,这些恐怕都不够,还得想一个更能让她们从心底里愿意接受的法子。”
蒋兰西重新坐回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继续苦思冥想。“或许,可以邀请一些德高望重的女先生来府中讲学,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解读女戒?或者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让她们在实际行动中体会女戒的真谛?”
想到这里,蒋兰西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但很快又黯淡下去。“这些法子虽好,可实施起来也有诸多困难,还需仔细斟酌。”
窗外的微风轻轻吹进房间,撩动着蒋兰西的发丝,可她却浑然不觉,依旧沉浸在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思考之中。
太子妃蒋兰西决定带领府中众人前往金光寺一行。这消息一出,整个太子府都忙碌了起来。
出发的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太子妃蒋兰西身着华服,仪态端庄,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出了府门。她的身旁,柳氏、吴氏、陈氏、孙氏等各位夫人也都精心打扮,个个妆容精致,服饰艳丽。
一路上,队伍浩浩荡荡。马车的车轮滚滚向前,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蒋兰西坐在马车里,心中思绪万千。此次前往金光寺,一是为了祈福,祈求太子殿下诸事顺遂,二也是想让府中的姐妹们能有机会一同外出,放松心情,增进彼此之间的情谊。
柳氏坐在另一辆马车里,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景色,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在这次出行中博得太子妃的欢心。吴氏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似乎还在为府中的一些琐事烦恼。陈氏则兴奋不已,不停地与身旁的丫鬟说着话,对这次的金光寺之行充满了期待。孙氏则安静地坐着,手中拿着一串佛珠,默默地念着经文。
经过一番奔波,终于来到了金光寺的山脚下。众人下了马车,望着眼前高耸的山峰和蜿蜒的山路,心中不禁生出敬畏之情。
蒋兰西抬头看了看山顶的寺庙,说道:“姐妹们,咱们此行需诚心向佛,不可有丝毫懈怠。”众人齐声应道:“谨遵太子妃教诲。”
于是,众人开始沿着山路缓缓而上。山路崎岖不平,众人走得小心翼翼。蒋兰西走在前面,步伐坚定而从容。柳氏紧跟其后,时不时地与蒋兰西搭话,试图引起她的注意。吴氏则落在后面,气喘吁吁。陈氏一边走,一边好奇地四处张望。孙氏则始终保持着平静的神情,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
终于,来到了金光寺的大门前。寺中的钟声悠扬响起,仿佛在迎接众人的到来。蒋兰西带领着众人走进寺庙,香烟袅袅,佛音阵阵,让人顿时心生肃穆之感。
众人在寺中虔诚地参拜佛像,许下各自的心愿。蒋兰西在佛祖面前默默祈祷,希望太子府能够和睦安宁,太子殿下能够成就大业。柳氏则祈求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宠爱,吴氏希望家中诸事顺利,陈氏希望能一直保持快乐,孙氏则祈求众人都能平安健康。
参拜完毕后,众人在寺中的庭院中稍作休息。此时,一位高僧走了过来,为众人讲解佛法。众人围坐在一起,听得津津有味。
不知不觉,太阳西斜。太子妃蒋兰西起身说道:“姐妹们,时辰不早了,咱们也该回府了。”众人纷纷点头,带着满心的宁静和对未来的期许,踏上了归程。
“这高宅大院还是无聊的。”陈氏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那一方小小的天空,忍不住嘟囔道。
她手中拿着一把绣了一半的团扇,丝线凌乱地散在一旁。身旁的丫鬟默默地站着,大气也不敢出。陈氏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这房间布置得精致华美,绫罗绸缎挂满了架子,珠宝首饰摆满了梳妆台,可她却觉得这一切都索然无味。
“平日里不是读女戒,就是参加那些个无聊的宴会,再不然就是和那几个心怀鬼胎的女人明争暗斗,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陈氏越想越觉得烦闷,随手将手中的团扇扔在了地上。
她想起自己刚进太子府时,还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以为能过上风光无限、自由自在的生活。可如今,却被困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每天面对的都是些勾心斗角的事情。
柳氏的谄媚讨好,吴氏的趾高气昂,孙氏的谨小慎微,还有太子妃蒋兰西的威严,这一切都让她感到压抑。她也曾试图去迎合,去争斗,可最终却发现自己越来越疲惫,越来越迷茫。
“这外面的世界该是多么精彩啊,而我却只能在这里虚度光阴。”陈氏走到门口,想要推开房门出去走走,可刚迈出一步,又停了下来。她知道,这府中的规矩繁多,自己不能随意乱走。
无奈之下,她又回到窗前坐下,目光呆滞地看着窗外。这时,一只鸟儿飞落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陈氏看着那只自由自在的鸟儿,心中充满了羡慕。
“连一只鸟儿都比我活得自在,我在这府中,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看似衣食无忧,实则失去了自由和快乐。”陈氏的眼眶渐渐湿润了。
丫鬟见状,赶忙递上一块手帕,轻声说道:“小主,您别太伤心了,小心被人听见。”
陈氏接过手帕,擦了擦眼泪,苦笑道:“听见又如何?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这高宅大院,外表光鲜亮丽,里面却充满了寂寞和无奈。”
“小主,或许等太子殿下多来看看您,您的心情会好一些。”丫鬟安慰道。
陈氏冷哼一声:“太子殿下?他整日忙于政务,哪有时间理会我。就算来了,又能怎样?还不是匆匆就走。”
此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陈氏立刻收起了脸上的悲伤,强装出一副笑脸。门被推开,原来是柳氏带着几个丫鬟走了进来。
“妹妹这是怎么了?一脸的愁苦相。”柳氏阴阳怪气地说道。
陈氏心中暗骂,脸上却挤出一丝笑容:“姐姐见笑了,我只是在这屋里待得闷了。”
柳氏环顾了一下房间,说道:“妹妹这房间如此奢华,还不知足?莫不是在想些不该想的?”
陈氏心中一紧,知道柳氏是来故意找茬的,但又不好发作,只能说道:“姐姐误会了,我哪敢有什么不该想的。”
柳氏笑了笑:“没有最好,咱们在这府中,还是要守规矩,可别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说完,便扬长而去。
陈氏看着柳氏离去的背影,心中的烦闷又增添了几分。“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她再次望向窗外,那只鸟儿已经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枝头。
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柳氏的床榻上,她悠悠转醒,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藏不住的喜悦。回想起昨晚太子爷的到来,她的心里就像揣了一只欢快的小兔子,怦怦直跳。
柳氏起身,在丫鬟的伺候下洗漱梳妆。她对着铜镜,仔细端详着自己的面容,只见镜中的人儿眉如远黛,眼含秋波,肌肤如雪,因着昨晚太子爷的宠幸,更增添了几分娇艳动人的韵味。
“昨晚太子爷对我的温柔和宠爱,定能让那些个女人嫉妒得红了眼。”柳氏一边想着,一边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脸颊,仿佛还能感受到太子爷的抚摸。
她挑选了一件粉色的罗裙,上面绣着精美的花朵,又让丫鬟为她梳了一个精致的发髻,插上一支镶着宝石的金簪。打扮妥当后,柳氏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心情愉悦得想要放声歌唱。
“哼,那陈氏、吴氏还有孙氏,平日里一个个趾高气昂的,这下看她们还怎么得意。尤其是陈氏,仗着自己年轻有几分姿色,总是不把我放在眼里,这次可得让她好好瞧瞧。”柳氏想到这里,心中更是充满了胜利者的自豪。
她走出房门,来到花园中。一路上,遇到的丫鬟仆人们都纷纷向她行礼,眼神中带着讨好和羡慕。柳氏微微仰头,享受着这种众星捧月般的感觉。
花园里,其他几位侍妾正在赏花聊天。柳氏故意放慢脚步,摇曳生姿地走过去。吴氏最先看到她,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陈氏则撇了撇嘴,转过头去不再看她。只有孙氏微笑着向她点头示意。
柳氏走到众人面前,装作不经意地说道:“哎呀,昨晚睡得可真香,这一早起来,精神都格外好。”
陈氏忍不住讽刺道:“哟,姐姐莫不是做了什么美梦?瞧把你高兴的。”
柳氏白了她一眼,说道:“妹妹这就不懂了,有些快乐,可不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
吴氏阴阳怪气地接话道:“姐姐昨晚怕是得了太子爷的恩宠,所以才如此春风得意吧。”
柳氏笑而不语,那神情分明是默认了。陈氏气得脸色发青,说道:“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一时的运气罢了。”
柳氏轻哼一声:“妹妹这是嫉妒了?谁让太子爷就喜欢来我这儿呢。”
孙氏见状,赶忙劝解道:“大家都是姐妹,何必为了这点事伤了和气。”
柳氏却不依不饶:“和气?她们要是真心把我当姐妹,就不会这样冷嘲热讽。”
一时间,花园里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柳氏得意洋洋地看着众人,心中满是骄傲。她知道,在这太子府中,只有得到太子爷的宠爱,才能站稳脚跟,而昨晚,无疑是她的一次重大胜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