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上春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 巡查施工现场,重生成为末代皇帝,秦淮上春山,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午时初刻(11:00)
凌霄竭尽自身全力,每每有这些新奇物件儿都用来讨好皇额娘,予以排解心情。
凌霄很清楚,自从退位后,皇额娘每日以泪洗面,自责自己断送了大清江山愧对列祖列宗。
加上有不少遗老遗少皇亲大臣,明里暗里的指责皇太后,以至于隆裕皇太后心情忧郁。
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和压力,导致身心疲惫,健康状况不佳,精神抑郁,难以排解。
凌霄尽可能的以自己的成长与陪伴,最大限度的达到治疗皇太后的效果。
今天经过小半日的陪伴,凌霄看到了皇太后满脸的笑容与开怀,着实疏散了不少郁闷的心情。
凌霄便向隆裕皇太后提起有关事务,向太后表明如今皇帝可以担当大任,处理政务的状态。
此时宫殿中香炉熏烟袅袅,正是一副时光静好的模样。
随即凌霄(溥仪)便提到,“皇额娘,儿臣今早来请安时的路上,听小李子说内务府呈报,用于西洋医生所用的房屋改造工程已完成大半。”
“说是如今,房屋墙壁皆粉刷一新,今日就要安装新的窗户及透明玻璃。”
“儿臣想着今日不若去神武门视察一番,看看内务府改造的工程进度如何了。”
“也好看看那规划布局是不是跟内务府呈上来的图纸?是一样的。更重要的是,儿臣去看看那现场施工的材料都是怎样的。”
“一来是巡查改造工程进度,二来儿臣还想翻看这改造医馆一项的费用如何?”
隆裕太后放下茶盏,银匙与碗沿相击的清响里,她留意到皇帝眼中跳动的眸光。
\"西医馆原来是靠近神武门的房屋。\"
她指尖抚过榻边的缠枝莲纹靠垫,想着那一处的建筑风格,
\"皇帝去看看也好,此次改造只是内部改造,房屋外部的造型绘画切忌不可乱动。\"
但须记住,西洋法子再好,也得合着紫禁城的榫卯走。
这些儿臣知道,当初内务府呈上来的改造图纸。曾特意吩咐过,保持原有的建筑状态,只在内部进行区分改造。
并且内务府呈上来的改造图纸也是询问过西洋医生的意见,按照西洋医疗要求划分改造的格局。
隆裕皇太后看着皇帝做起事情来如此游刃有余感到非常的欣慰。
既然皇帝做事考虑的如此充分,去检查一番也是好的。
但切记以自身安全为首要,若是那改造现场如果有危险,切记不要靠近。
凌霄微笑的点点头,儿臣知道不会以身犯险,况且只是巡查一番。改造现场有大量的工匠和太监。
”凌霄忽然转头唤道:“小李子,你速去内务府传营造司王郎中,带好营造图纸及工具,到神武门西洋医馆会合。”
“奴才这就吩咐人去通知内务府营造司郎中”小李子躬身领命而出,在宫殿外随即叫来传事太监吩咐皇上了的口谕。
“既然如此,皇帝就去吧!”
“儿臣谢过皇额娘。”凌霄向隆裕皇太后行过礼后,向后退去转身出了钟粹宫。
待皇帝脚步声消失在游廊尽头,隆裕太后才命人取来新旧不一的账册。
独自一人在店内翻看账册,当翡翠镇纸压在“内务府支银”那页,朱笔批注的“西医馆改建耗银三百两”旁,还贴着张泛黄的《房屋改造梁架图》。
隆裕皇太后用放大镜细辨西洋玻璃的采购单,忽然发现“单层透明玻璃”项下,竟多了行小字:“由西医吩咐,特选透光玻璃”。
殿外传来鸽哨声,惊起檐角铜铃。
隆裕太后接着翻开下一本账册时,瞥见自己在“皇帝课业用度”栏画的朱圈,里头记着凌霄每个月的笔墨纸砚用度,还有皇帝伴读们的学习用度。
鎏金銮驾停在钟粹宫外,十六名太监垂手候在銮驾旁。
凌霄由小李子扶着起身迈步坐上銮驾,任由小李子替他系上披风。
銮驾起行时,檐角铜铃随步辇颠簸轻响。
穿过翊坤宫时,凌霄瞥见廊下老太监在修补彩绘,竹刷蘸着石绿颜料,正往剥落的缠枝莲纹上填色。
行至神武门内,抬轿太监放缓脚步。
凌霄掀开帷帐,望见旧日的宫殿房屋匾额已覆上尘埃,墙垣新刷的米黄色涂料与朱红廊柱相映,竟生出奇异的和谐。
目光落在远处神武门檐角的铜兽上以及众多成片相连的宫墙。
銮驾穿过后巷,忽然听见前头传来\"哐当\"一声——是小太监抬着工具箱绊倒在青石板上,几枚铁钉滚落在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