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 弥月之喜,逃离宫廷,作者未央,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弥月”常指婴儿出生满一个月 ,也叫“满月”。该词源于《礼记·内则》“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是日也,妻以子见于父,贵人则为衣服,由命士以下,皆漱浣,男女夙兴,沐浴衣服,具视朔食。夫入门,升自阼阶。立于阼,西乡,妻抱子出自房,当楣立,东面。姆先,相曰:‘母某敢用时日只见孺子。’夫对曰:‘钦有帅。’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妻对曰:‘记有成。’遂左还,授师,子师辩告诸妇诸母名,妻遂适寝。夫告宰名,宰辩告诸男名,书曰:‘某年某月某日某生。’而藏之,宰告闾史,闾史书为二,其一藏诸闾府,其一献诸州史。州史献诸州伯,州伯命藏诸州府。夫入食如养礼。世子生,则君沐浴朝服,夫人亦如之,皆立于阼阶西乡,世妇抱子升自西阶,君名之,乃降。适子庶子见于外寝,抚其首咳而名之,礼帅初,无辞。凡名子,不以日月,不以国,不以隐疾;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妾将生子,及月辰,夫使人日一问之。子生,三月之末,漱浣夙齐,见于内寝,礼之如始入室;君已食,彻焉,使之特馂,遂入御。公庶子生,就侧室。三月之末,其母沐浴朝服见于君,摈者以其子见,君所有赐,君名之。众子,则使有司名之。庶人无侧室者,及月辰,夫出居群室。其问之也,与子见父之礼,无以异也。凡父在,孙见于祖,祖亦名之,礼如子见父,无辞。”其中“三月之末”虽与满月时间有别,但体现古人对新生儿成长阶段重视,后“弥月”用于指满月。
在这一时期,通常会举办庆祝仪式,即“满月酒”或“弥月宴” ,亲朋好友会相聚,为孩子送上祝福,常见礼物有长命锁、金银首饰、婴儿衣物等,期望孩子健康成长。
六皇子满月宴上,场面热闹非凡。静妃的父母,寿康大长公主和中山侯爷夫妻二人以皇帝姑妈姑丈的身份盛装出席。一见到被乳母抱出来的六皇子,二老眼中满是喜爱。静妃父亲率先开口,满脸笑意地夸赞道:“哎呦,瞧瞧这六皇子,生得真是好模样,天庭饱满,将来必定不凡呐!”静妃母亲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这小脸粉嘟嘟的,看着就招人疼。”
提及五皇子,静妃母亲又笑着说:“五皇子也是健壮得很,两位皇子都是我皇家的福气。”说着,她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匹极为精致的布料,递向乳母,说道:“这是给六皇子做里衣的,料子柔软亲肤,最适合孩子了。”
紧接着,静妃父母走上前,亲手为六皇子戴上金镶玉项圈。那项圈做工精美,玉质温润,黄金镶嵌其中,更添几分贵气。静妃母亲一边戴,一边念念有词:“戴上这金镶玉项圈,保佑六皇子平平安安,顺遂如意。”
皇帝和太后坐在主位上,看着这温馨的一幕,脸上都洋溢着欣慰的笑容。皇帝笑着对身旁的太后说:“母后,您看,有亲眷们这般疼爱,六皇子日后定能茁壮成长。”太后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慈爱:“是啊,皇家子嗣兴旺,实乃我朝之幸。”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雕梁画栋间悬挂着的琉璃灯盏散发着柔和光芒,将整个空间映照得暖意融融。寿康大长公主与中山侯爷在献礼之后,移步至皇帝与太后面前,身姿微微欠身,行了一礼后,便在旁侧落座。
寿康大长公主神色关切,微微凑近皇帝,声音压得极低,透着几分担忧:“陛下,先前那桩刺杀之事,可有眉目了?”
皇帝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冷冽,沉声道:“那些刺客皆是死士,行事极为决绝,交手之下,无一活口留下。不过,这幕后之人,总归是觊觎这皇位的那几股势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