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7章 明崇俨构陷,李贤之殇,医途大唐,稻谷香,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面对明崇俨的恶意中伤与保守派大臣的围攻,李贤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无奈。他据理力争,在朝堂上慷慨陈词,试图为自己辩解,他向众人展示改革所取得的成果,讲述改革对国家和百姓的益处。可每一次,他的声音都被那些铺天盖地的谣言和无端指责所淹没。
李贤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他看着朝堂上那些冷漠的面孔,心中满是悲凉。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心为国家,却要遭受如此不公的对待。他想起自己在东宫日夜研读经史子集,为了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常常废寝忘食。他想起自己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只为能让改革真正惠及民生。可如今,这一切的努力都被否定,都被污蔑。
他看着那金碧辉煌的宫殿,心中暗暗发誓,就算身处绝境,也要为自己的清白抗争到底。他绝不相信,这朗朗乾坤,会被这些妖言和阴谋所遮蔽。
李治本就体弱多病,在朝政上对武媚多有依赖,且性格较为优柔寡断。面对这纷繁复杂的局面,他心中十分纠结。一方面,他看着从小寄予厚望的太子如今被众人指责,心中满是不忍。他想起李贤小时候聪慧伶俐,对他撒娇的模样,心中一阵酸楚。另一方面,明崇俨的话以及朝堂上大臣们的弹劾又让他心生疑虑。他反复权衡,在武媚的劝说下,心中的天平渐渐偏向了放弃李贤。
武媚,这位在权力斗争中摸爬滚打多年的铁腕人物,本就对权力有着强烈的掌控欲。李贤的改革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她的权威,她认为李贤太过刚直,若继续让他做太子,日后恐怕难以掌控。加之明崇俨的谗言,她心中对李贤的不满也日益加深。武媚心想,倒不如趁此机会废了他,另立一个更听话的储君,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威胁。
终于,在一系列阴谋与权术的交织作用下,李治在武媚的劝说下,忍痛做出了废黜太子李贤的决定。
诏书颁布的那一刻,天空仿佛也被这沉重的决定所触动,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狂风呼啸着席卷而来,吹得宫殿外的树木东倒西歪。李贤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周遭的一切瞬间模糊,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纸诏书下崩塌。他僵立原地,双腿仿若灌了铅般沉重,动弹不得。脑海中,往昔的种种如走马灯般快速闪过,那些为改革日夜操劳的日子,朝堂上慷慨陈词推行新政的场景,与如今的落魄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他满心皆是不甘,犹如困兽在胸腔中横冲直撞。他自问,自被立为太子以来,哪一日不是殚精竭虑,为大唐的繁荣昌盛谋划?改革虽触动了部分人的利益,可哪一项举措不是为了让国家更强盛、百姓更富足?他苦心孤诣,想要为大唐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却为何落得如此下场?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就像一把把利刃,无情地刺向他。他恨,恨明崇俨那妖人的恶意构陷,恨保守派大臣们为了一己私利颠倒黑白,更恨自己在这场权力的漩涡中,竟如此无力反抗。
悲愤如汹涌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他的双眼布满血丝,牙关紧咬,嘴唇因用力而泛白。他抬头望向灰暗的天空,心中呐喊:“父皇、母后,儿臣究竟错在何处?为何你们宁愿听信那妖人的谗言,也不愿相信儿臣的一片赤诚?” 他满心期待着能有一丝转机,哪怕是命运的一丝怜悯,然而回应他的,只有呼啸而过的狂风,带着彻骨的寒意。
绝望如影随形,逐渐将他吞噬。他深知,从这一刻起,自己的政治抱负已如镜花水月,再无实现的可能。曾经围绕在身边的支持者,如今或被贬谪,或遭流放,树倒猢狲散。而自己,即将被逐出长安,前往那遥远而未知的巴州,等待他的,或许只有无尽的孤独与凄凉。想到此处,他的心中一阵刺痛,身体也微微颤抖起来。但即便如此,他心中那股倔强的火焰仍未完全熄灭,他暗暗发誓,哪怕身处绝境,也要守住自己的尊严与信念,绝不向命运低头。
诏书颁布的那一天,乌云密布,狂风呼啸,仿佛也在为这位壮志未酬的太子而悲叹。李贤被废为庶人,在侍卫的押送下,黯然离开了长安,前往巴州安置。他回望那巍峨的宫殿,眼中满是不甘与悲愤,曾经的雄心壮志,如今皆化为泡影。而明崇俨,则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凭借着他的妖术与阴谋,获得了暂时的胜利,继续在宫廷中耀武扬威,享受着帝王的宠信,只是他未曾料到,自己的命运也将在这复杂的宫廷斗争中,走向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