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mr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夕阳无限好,清风惊鸿客,sunmr,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理寺正堂的青铜獬豸像在晨光中,许延年将朱笔搁在青玉笔山上,指尖抚过案头堆积的卷宗。他今日换了件玄色圆领襕袍,银丝暗绣的云雷纹随着动作若隐若现,蹀躞带悬着的鎏金鱼符与墨玉司南佩相撞,发出清越的叮咚声。
\"少卿大人。\"胥吏捧着名帖立在槛外,\"崔御史车驾已至仪门。\"
许延年将半块冷透的杏花酥推给檐下麻雀:\"请崔公到西花厅用茶。\"他起身时袍角带起阵穿堂风,惊得案头墨迹未干的《验尸格目》翻过三页。
西花厅的琉璃窗将春阳滤成碎金,崔御史的紫袍蟒纹在光影里狰狞如活物。他端起越窑青瓷盏又重重放下:\"许少卿好大的架子!\"
许延年抚平袖口褶皱,银丝护腕在茶烟里泛着冷光:\"御史台昨夜三更送来的问状,下官已着人誊抄。\"他翻开卷宗时,指尖在\"王姨娘\"三字上稍作停顿,\"令正中毒案牵涉七名嫌犯,按律需...\"
\"本官要今日结案!\"崔御史拍案,盏中茶汤泼湿鎏金袖缘,\"这些刁奴的供状早该呈送刑部!\"
檐下铜铃被风惊动,许延年端起茶盏轻嗅:\"明前龙井用紫砂壶焖久了,可惜。\"他抬眼,\"御史大人可知《狱官令》第二十七条?\"
崔御史的护甲在案几划出刺耳声响:\"少拿律令搪塞!\"
\"凡三品以上官员涉讼,需经三司会审。\"许延年用银匙拨弄茶沫,\"王姨娘之父王有德任洛阳仓曹时,倒卖的官粮里掺了三成陈米——御史大人当年巡查洛阳,对此事应当不陌生?\"
崔御史起身,腰间金鱼袋撞翻青瓷香炉:\"你敢威胁本官!\"
许延年扶正香炉,灰烬染上他玉雕般的指节:\"贞观十三年腊月,御史大人为令正购置的蜀锦中,有十匹印着内宫才许用的缠枝莲纹。\"他轻笑,\"巧的是,那批锦缎的押运官正是王有德。\"
穿堂风卷起散落的香灰,崔御史的幞头在额前投下阴影:\"许景松当年在刑部,也是这般不识时务。\"
\"家父常说,刑狱之事如烹小鲜。\"许延年解下蹀躞带上的墨玉司南佩,\"火候过了,容易翻面。\"他将玉佩悬在崔御史眼前,\"就像这司南佩,永远指着该去的方向。\"
院中传来云板声,胥吏捧着漆盒疾步而入:\"少卿大人!京兆尹送来永兴坊纵火案卷宗...\"
许延年用帕子擦拭指尖香灰:\"告诉吴府尹,他藏在怀贞坊的外宅上月走水,烧毁的账册本官已命人补录。\"他转向面色铁青的崔御史,\"令正案中搜出的犀角梳,梳齿里的西域黑蝎粉...\"
崔御史突然抓起茶盏掷向廊柱:\"够了!明日辰时前,本官要看到结案陈词!\"
青瓷碎片在许延年皂靴前半寸炸开,他弯腰拾起最大那片:\"宣州陆羽窑的贡瓷,碎片需交还内侍省。\"他将瓷片放在崔御史颤抖的掌心,\"御史大人慢走。\"
崔御史的紫袍刚消失在仪门外的石狮旁,许延年便用银匙挑起香炉里的残灰。青烟缭绕中,他玄色袍角的云雷纹泛起冷光,惊得檐下麻雀振翅掠过琉璃瓦,撞碎了一地晨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