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未央宫的斜阳
111永恒的不死鸟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0章 未央宫的斜阳,嘻哈史诗看古今,111永恒的不死鸟1,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龙元年深冬,未央宫的铜漏壶结着薄冰,水滴坠落的声音在空荡的椒房殿里格外清晰。汉宣帝斜倚在龙榻上,望着窗棂外纷飞的雪片,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的血珠滴在明黄的锦被上,像绽开的红梅。
\"传...太子...\"他气若游丝的声音惊得守在殿外的太监们跌跌撞撞冲进内室。当刘奭披着狐裘匆匆赶来时,父亲枯瘦的手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最后的光亮:\"记住...王霸之道...\"话音未落,便没了气息。
初元元年的改元大典上,刘奭望着阶下黑压压的群臣,冕旒在眼前晃动成一片虚影。他想起登基前一夜,邛成太后将母亲许平君留下的玉簪别在他发髻间:\"这天下重,莫要累坏了身子。\"可此刻,当他展开各地送来的奏报,才真正体会到何为\"天下重\"。
\"启禀陛下,胶东王上报,当地豪强兼并民田千顷,百姓流离失所。\"尚书令的声音在大殿里回响。刘奭捏着竹简的手微微发抖,眼前浮现出儿时随父亲微服私访时,那些面黄肌瘦的流民。他咬咬牙:\"传旨,彻查此事,严惩不贷!\"
然而旨意下达不过半月,胶东王的密奏就送到了案头。原来被查的豪强竟是太后娘家的远亲,更牵扯出朝中数位重臣。刘奭盯着奏章上密密麻麻的关系网,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叮嘱。可他终究狠不下心,最后只轻飘飘地处置了几个替罪羊。
这年秋天,长安城的枫叶红得格外刺眼。刘奭在宣室殿召见太傅萧望之,这位儒家耆宿是他最敬重的老师。\"陛下,如今豪强坐大,实乃心腹之患。\"萧望之捋着雪白的胡须,\"当效仿高祖,迁徙豪强于茂陵,削弱其根基。\"
刘奭正欲点头,却听见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中书令弘恭、石显求见!\"这两个宦官自宣帝时就把持内廷,此刻一左一右跪在阶下,眼中闪着狡黠的光。\"陛下三思,\"弘恭扯着公鸭嗓,\"茂陵乃先帝陵寝,无故迁徙百姓,恐惊扰龙脉啊!\"
萧望之猛地抬头,气得胡须乱颤:\"荒谬!此乃治国安邦之策,怎能以妖言惑君!\"双方争执不下,刘奭只觉太阳穴突突直跳。最终,他摆摆手:\"此事...从长计议吧。\"
当晚,刘奭在未央宫的回廊上踱步。月光洒在汉白玉栏杆上,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他想起白天萧望之失望的眼神,又想起弘恭、石显离去时嘴角的冷笑,心里一阵烦躁。突然,他瞥见墙角的蟋蟀罐——那是儿时与兄弟们玩耍时留下的,如今早已落满灰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