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鹅卵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1章 永都夜话,家父万历爷,河边鹅卵石,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万历四十五年八月中,釜山永都岛。

泡澡净身,美美睡了一觉,朱老七神清气爽,疲惫一扫而空。

换了身便装,朱老七来至大堂。

地上,跪着几个罪囚,五花大绑,肮脏不堪。

眼眸一一扫过,朱常瀛在主位上一屁股坐下,问杨家春。

“这几个就是山东扯旗造反的头头?”

“是的。”

杨家春手指划过。

“这个是张国柱,这个是张莱绪,这个是张文明,这个是周尧德。”

去年遭灾,好多地界爆发民乱,唯山东最为严重,弥勒教教徒煽动灾民,进山为匪,截杀官兵,洗劫富户,攻打市集。

今年年初,官府派兵镇压,杀了两百多,抓了七百多,这才遏制住山东匪患。

按法度,几个匪首当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但瀛州不是广收人口嘛,不只百姓,各种罪犯也要,以人头论钱。

囚犯最好,挖矿修路,将人当牲口用,死了也不心疼。

按朱老七的意思,要啥监狱,劳动改造才是正途。

至于是否被冤枉,瀛州也是不管的,管也管不过来,只能说他们命运不济,沦落至没机会讲道理的境地。

山东巡抚奏请皇帝,将反贼打包发配瀛州,非但能消除隐患,还能搞到一笔赏银。

皇帝恩准,这人就送去了北塘。

北塘一番商议,决定将他们丢去苦兀岛搞建设。

后世,官方将这帮玩意的行为定义为起义。

朱老七完全不认同。

妖言惑众,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如果这也算起义,那就是对这两个字的侮辱。

朱老七打量周尧德。

“你就是红杆大王?”

汉子抬头,怒视朱常瀛。

“爷爷就是,你又是哪个?”

“红杆是何意?为何不叫黄杆,紫杆?”

周尧德一阵错愕。

“俺拆寺庙的栏杆做大枪,那枪杆都刷着红漆,兄弟们便喊俺红杆大王。”

“喔,原来如此。你不虔诚啊,你不是信奉弥勒佛么?这怎么又拆庙?你看,报应来了!”

“爷爷就是奉了佛陀的命,来杀你们这些狗官的!佛爷说了,老朱家寿数已尽,你们这些狗官迟早要遭报应!”

“为何要造反?”

“还问,吃不上饭了,狗皇帝不放粮,不造反等着饿死么?”

“可你也没饿着啊。”朱老七冷笑,“你们几个卖符纸卖香炉卖画像,为人驱邪捉鬼,拿香炉灰给人治病,银子没少赚吧?坑死了多少人?”

这货被人揭了老底,又惊又怒。

“你……你胡说,你亵渎神灵,佛爷早晚收了你!”

“你啊,死不悔改,无可救药。”

朱常瀛示意姚定邦,“将这位红杆大王拖出去,砍了!”

周尧德疯狂挣扎,嘴里骂骂咧咧,脏话可劲的输出。

还别说,倒是个硬汉,至死也没有求饶。

绝大多数人,临刑前身体软为一团烂泥,大小便失禁,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片刻,叫骂声戛然而止。

姚定邦提着血淋淋的脑袋走进来,将脑袋摔在另外三人面前。

红杆大王滚了几滚,大眼睛瞪起,布满血丝,死不瞑目。

这就吓死个人,那三人抖如筛糠,裤子也湿了,脑袋触地,一叠声的请罪。

“怕了?给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要不要?”

“要!要!官爷您怎么说,俺就怎么做!”

“是!是!俺认罪,就饶了俺一条狗命吧!”

朱常瀛看向哭的最凶的张国柱。

“留你性命可以,若是做的好了。本官还可以保你等富贵,将妻儿接来团聚,也不是不可能。”

“本官知道你们一些小把戏,虚空生火,碎石板躺钉床走火龙,就是所谓神打。”

“这也是本事,登台演出就不错,但拿来骗人就不对。凭着这些小把戏,你们蛊惑人心,带着愚人走上歧路死路。”

“本官,命尔等走上台前,当着那些受蛊惑之人的面,逐一拆穿这些把戏。告诉那些人,什么神佛降世,刀枪不入,都是假的,只不过是控制人心,搜刮钱财的手段。”

“愿意做,就活命!做的好,就富贵!甚至,本官还可以给你们官职,于各地现身说法,将那些痴愚之人拉回来!做不做?”

闻言,几人愣住,面泛纠结。

朱常瀛不耐烦,“来人,拉出去……”

“俺做,俺做,饶俺性命!”

“做,做,官老爷怎么说,俺就怎么做。”

朱常瀛微微颔首,看向杨家春。

“破除这些歪门邪道,就要以毒攻毒。搭戏台子,叫这几个现身说法,看看效果如何。如果能将部分人拉回来,迷途知返,那就推广。”

邪教乱国害民,这玩意处理起来极为棘手。

人一旦入坑,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平时隐于社会似乎也无关痛痒,可一旦有天灾人祸,便会跳出来为害。

这样的邪祟,两京十三省各地皆有,瀛州严厉打击却也无法根除,各种邪祟时有冒头。

朱老七也明白,根除是做不到的,总也不能将人脑袋切开,查查人家想的啥。

但遏制与打击却必须要做,而且要长期做,要立法要宣传要砍脑袋,多管并用,持之以恒。

几人被拖走,朱常瀛同杨家春两个来至书房。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讨论北疆事务。

自离了永宁,踏上海船,朱常瀛便整日泡在文书堆里。

待抵达永都,又有一堆文书。

据情报,在得知伯力战败,扈尔汉战死之后,建州震动,努尔哈赤抱病。

他的那些儿子大臣,群情激愤,叫嚣对明发动战争进行报复。

因为瀛州密探一直没能打入建州中高层,无法确定建州仅仅是口嗨,还是当真会动手。

不过,建州的军事调动确实频繁起来,训练明显多过往日。

说来,伯力一战,建州仅仅损失五六百人,大部分人还是逃了的,损失不大。

鹿山之战,死的也多是鞑靼人,建州人不过十几个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双男主争宠:我在非遗圈当白月光

爱吃冒菜的小罗

一世倾岩之风华帝妃

蓝魔之泪0

大叔的歪歪之路

步入中年的男人

灵魂摆渡:一切从穿越开始

笔者上邪

原剑客

江湖大侠—令狐冲

未婚妻出轨后,我和冰山女总裁领证了

森林大马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