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补救(上)
孤独麦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9章 补救(上),女主被父子二人共同拥有的小说,孤独麦客,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人一到齐,他就有些急吼吼地说道:“事急矣!”</p>
“殿下。”颜含重重地咳嗽了下,道:“太子身负天下所望,当有定性。”</p>
说罢,站起了身,扫了一圈屋内众人,说道:“不过些许风霜罢了,何急耶?况兹等事体,当以国家为重,太子乃国之储君,当放宽胸襟,休要有那门户之见。”</p>
司马裒被他这么一说,心中惭愧。</p>
沈桢瞟了他一眼,暗道颜弘都为人刚正,太子以其名声广大,招致东宫便罢了,居然引其议事,却是昏了头了。</p>
颜弘都多半不会做小人行径,而今日恰恰是“群小”议事,如之奈何。</p>
“殿下。”沈桢决定出来定个调,免得风向走歪了,只听他说道:“淮南战事虽云胜捷然天子那关怕是过不去。山彦林经此一遭,恐有负天子殷望。”</p>
一句话里两个“天子”,前面一个确实指司马睿,后面一个则是代指司马裒了。</p>
“君有何策——何言,速速道来。”司马裒说道。</p>
“殿下勿忧。”沈桢淡淡一笑,道:“祖约作乱,献城以降,引得梁兵大举南下。一夕之间,江北不复为王土。山彦林统军出征,虽未克复寿春,然保得历阳、合肥等锁钥之地。吾闻其已陆续招得数千祖部军士来投,临退之时,又遣水师搬取数县百姓,此非功耶?”</p>
“所得之军士、百姓已不下七千户,多为徐、豫二州之人,今悉发往芜湖。臣以为,或可于芜湖县置谯国,以山彦林为监谯、淮南、历阳、庐江四郡诸军事。”</p>
众人一听,暗暗思索。</p>
本来按照计划,山遐打赢之后,便可强势入主中枢担任要职中领军或中书监,以分王导之势。</p>
但现在一切都泡汤了。仗没打赢,说什么都没用。</p>
虽说国朝高门士人论罪,向来罚酒三杯,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山遐是绝无可能回到中枢的,甚至北军中候都保不住,因为有太多人想看他的笑话了,不仅仅是王导。</p>
那么,不如退而求其次,仍镇外藩。</p>
扬州江北都督估计当不上,那就换个名头,监四郡军事,换汤不换药,先避避风头再说。</p>
这里面最核心的关键就是天子的态度。</p>
沈桢思来想去,他有极大的信心觉得天子不会过于追究山遐的责任,因为天子需要这么一个人来限制王导的权势。</p>
“殿下,今日臣入宫中,闻天子属意刘琨刘越石、王舒王处明二人分掌禁军。以此观之,历阳、东关、合肥诸路兵马应不会——”太子洗马陈达说着说着,瞟了一眼颜含。</p>
颜含察觉到了他的目光,冷哼一声,径直起身行了一礼,道:“太子身侧多有正臣,老夫身体不适,告辞。”</p>
说罢,直接走了。</p>
司马裒下意识伸了下手,又颓然放下。</p>
不过,颜含一走,屋内气氛却松快了许多。</p>
太子家令蔡邵松了口气,道:“殿下,若建邺军权落入王茂弘之手,则历阳、合肥军权必归他人。而今可虑者,乃诸葛道明。听闻朝廷欲在京口置侨郡,诸葛道明手中有诸多北地流民,更有精卒万人若其起了心思,恐不利也。”</p>
京口流民属于历史遗留问题。</p>
当初司马睿幕府自徐州南渡之时,大批青徐士民跟着一起南下。在那个当口,江东豪族还没反应过来,因此一下子涌入了许多人。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涌入,使得江东居民与北方流民之间的矛盾尖锐了起来。</p>
从那时起,除非士人家族及其部曲,一般流民都被拦在江北,甚至不少门第不够高、名气不够大、来得比较晚的士人也只能留在江北,直到其被征辟做官为止。</p>
诸葛恢就掌握着这股力量,其以侍中身份镇京口,编练了一万兵卒,已然数年之久。</p>
考虑到京口的独特位置,这股力量十分关键。</p>
“荒唐!”太子庶子江虨一听就驳斥道:“诸葛道明乃正人君子,忠心有嘉,何中伤耶?”</p>
蔡邵看了他一眼,冷笑一声,并不多言。</p>
别人不清楚,他却知道一点秘辛。</p>
听闻江虨偶然见了一次琅琊王妃诸葛文彪,便魂不守舍,念念不忘。</p>
但问题是你有机会吗?便是琅琊王薨了,诸葛文彪也只会继续当她的琅琊太妃。</p>
忠心护“主”有用吗?</p>
司马裒不知道这事,只奇怪地看了一眼江虨,便道:“今需得为山彦林转圜一二,此乃正事,余事休要多论。诸位有何良策?”</p>
“此事还得着落在丞相身上。”良久之后,中舍人虞茂拱了拱手,道。</p>
司马裒一怔,有些不解。</p>
就在此时,却见一宫人走了进来,行至司马裒身侧时,附耳说了几句。</p>
司马裒听了脸色一白,扭头看向外间,却见太子妃山氏向他点了点头。</p>
完了,天子被气得病倒了!</p>
(最后一天,有票速投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