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调虎离山
七年之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16章 调虎离山,爸爸的小母狗大女儿陈词,七年之期,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场战斗毫无悬念,毫无防备且毫无战心的贵族军官们根本就抵抗之力,他们投降的速度超乎波兰人的想象,仅仅坚持了一刻钟。当然波兰人费了这么大功夫并不只是为了消灭这一两千人,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华沙城外这个俄属波兰地区最大的军火库,其中的存货足够武装十数万人。</p></p>
另一方面,日兹涅夫斯基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十几公里外的谢德尔采,然而当他的大军抵达时叛乱已经结束,只剩下零星的叛乱分子还在城内逃窜。</p></p>
至于叛乱的理由么,他很清楚,那就是改教的事情。日兹涅夫斯基并不关心这个,他只是命令士兵配合城中的警察抓人。</p></p>
当一切尘埃落定时,天色早就黑了。</p></p>
谢德尔采的市长邀请日兹涅夫斯基今晚留在城里过夜,明天回驻地。日兹涅夫斯基可没多么高尚,他更不想苦了自己。</p></p>
于是乎日兹涅夫斯基就在地方官的安排下住进了城里,当地的地方官强行驱散了民众将房屋供给军队住宿。</p></p>
不过日兹涅夫斯基的心里并没有任何负担,毕竟他也没把那些波兰人当人看。</p></p>
然而很不幸,夜晚城中再次燃起大火。</p></p>
但发出惨叫的却只有俄国人,城中到处都堆满了容易产生大量烟气的可燃物,更要命的是水井全部被杂物堵住根本没法救火。</p></p>
很快城内俄军便失去了纪律性像一群野兽一样在夜幕下的火场中狂奔,当他们逃到城门前时发现城门早已被锁死,好在城市的城墙只有不到两米高,很多人都能轻易翻越。</p></p>
然而在夜色中失足落水的声音却不绝于耳,城外那条并不深的护城河成了俄军的噩梦。</p></p>
如果是白天,一米多深的小河沟,他们只需要站起身就能走回岸上,但这是深夜,再加上刚从火场中逃生,还能冷静判断的人才不正常。</p></p>
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多想,他们只想逃出生天,即便有人察觉到什么也没法阻止这一切。</p></p>
当太阳再度升起,原本一万人的队伍,此时只收拢了不到2000人,但令人惊讶的是日兹涅夫斯基竟然奇迹般地生还,年近六旬的他愣是逃出了那个可怕的夜晚。</p></p>
只是望着身旁的队伍,日兹涅夫斯基有一种想一头碰死的感觉。</p></p>
好在他活得够久,经历的风浪也够多,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回军营,只要到了军营一切都有办法解决。</p></p>
日兹涅夫斯基当机立断命令军队停止收拢失散的士兵,放弃所有无法行动的人立刻赶回华沙。</p></p>
近两千人的队伍在大路上缓慢地前进着,行至中午他们突然发现迎面驶来了一支队伍,双方的衣着相近,然而战斗却一触即发。</p></p>
一场恶战之后,一百多人被当场打死,剩下的俄军选择了投降。</p></p>
这一次幸运女神没有眷顾日兹涅夫斯基,他被一发流弹击中了面部,享年58岁。</p></p>
正是因为司令官的阵亡导致俄军彻底丧失了继续战斗的勇气,他的死也算是暂时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p></p>
除了华沙以外,俄属波兰地区的其他大城市也相继爆发叛乱,起因大抵相同都是因为一封措词极为严厉的改教政令。</p></p>
“所有波兰人必须立即改教,否则将会被没收财产并流放至西伯利亚。”</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