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新朝(三)
丽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章 新朝(三),爸爸的擎天柱让我看第二集,丽端,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世子、叔父、文王。石苞何等聪明,当下便明白了司马攸的话中之意——如今继承司马昭晋王与丞相头衔的人是世子司马炎,而“文王”则预示着司马昭只想做周文王,真正改朝换代的举动则是由他的继承者来完成的。
一言以蔽之,石苞此刻的主人,已经不是司马昭,而是新任晋王、甚至新朝天子——司马炎。此刻他的当务之急,不是向死去的司马昭表达哀思,而是对新主司马炎宣誓效忠。
对于司马攸的提醒,石苞暗中感激,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膝行到司马昭的尸身前叩头出血,怆然哭道:“文王之功,遮天蔽日,功业如此,岂能以人臣之礼下葬?老臣愿冒死上书天子,求以天子之礼安葬文王。”见司马炎口中推辞,石苞又拜伏在司马炎脚下道,“天意所指,民心所向,皆不可违背。老臣愿以老迈残躯,扶持世子恪尽文王未竟之业,成就汤、武之功!”
所谓商汤周武之功,自然是指改朝换代了。石苞统领十万精兵驻守淮南重镇,乃是司马氏手下实力最强的一方诸侯。如今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新主司马炎赤诚效忠,由不得司马炎不动容。虽然已经年近三十,但司马炎的前半生庸庸碌碌,并无多少功绩可言,既未担任过朝中要职,也未带兵镇守过地方,如今他想坐稳司马昭留下的位子,除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古训,就必须靠实力派大臣的拥戴了。
此刻得到这位实权重臣承诺襄助,司马炎知道自己夺取那个位子再无失算,心情激荡之下亲手将石苞从地上扶起,两人四手相握,相视而笑,只觉江山易主,不过在他们手掌翻覆之间。
“想不到这个开国的头功,竟是被石苞这个老匹夫夺走了!”望着司马昭灵前惺惺相惜的司马炎与石苞,跪在庭院中的越骑校尉冯紞恨恨地低声咒骂了一声。
“是啊,枉我们追随了世子这么多年,石苞这个时候居然跑来摘了桃子。”跪在冯紞身边的晋王府从事荀勖也低声附和。他和冯紞都是司马炎的心腹,多年来一直鞍前马后忠心耿耿,对出身寒微的石苞颇为不屑,“这老匹夫一向是景王一系,如今不过是看着二公子即位无望,就巴巴地讨好世子来了。”
“可是看他刚才对二公子的表现,显然对旧主还是难以忘情呢。”冯紞阴沉地笑了笑,“我就不信,世子会看不出这一点。”
“就算世子一时看不出,我们不也可以提醒世子吗?”荀勖知道司马攸一向对自己不满,自然不会放过任何抨击景王党的机会,不阴不阳地说,“说起来,这天下已是文王一系的,不是景王一系的。可现在不仅石苞抢了风头,就连二公子也抢了世子的风头呢。”
听了荀勖的话,冯紞了然一笑。虽然并未开口,但两人多年老友,自然了解彼此的想法。司马攸一向以孝道称誉天下,以前在嗣父景王司马师的丧礼上尽孝也就罢了,此番在司马昭灵前哀毁过礼,让所有人心生悱恻,却要将世子司马炎置于何地?特别是司马昭临死前司马炎对司马攸颇多防范,司马攸在灵前的这番悲恸哭泣,在外人眼中是孝道,在司马炎和他的心腹眼里,却更多地有了愤懑、控诉和挑衅的意味。
自古帝王之家都提倡忠孝二字,司马氏是儒学大族,对这个“孝”字更是看成立家立国之本,司马炎如今在生父葬礼上竟比不过司马攸的哀悼之情,不得不说是难以释怀的失败。
有司马攸这个众人景仰的儒家典范在,司马炎即使顺利继承晋王和丞相的职位,依然如芒刺在背,坐卧不宁。“所以,我们还要同心戮力,为世子分忧。”末了,冯紞吐出这句话,与荀勖对望一眼,彼此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