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劫难(三)
丽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章 劫难(三),爸爸的擎天柱让我看第二集,丽端,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囚车行驶缓慢,参与押送的又多是步卒,因此回洛阳的行程比潘岳胡芳星夜赶来时慢了许多。潘岳每日缓缓赶着马车跟在队尾,只为了身周士卒略少些,可以趁着清静捕捉到杨容姬在车内的声音。为不落人口实,潘岳与杨家家眷几乎不交一言,与杨容姬也不过偶尔对视一眼,可是这样的对视却仿佛清泉涤荡,每每让他焦灼的心平静清凉。有时候他甚至希望回归洛阳的道路漫漫无际,这样他和她就可以一直这么走下去,不用面对盘踞在洛阳等待杨家、也等待着他们的狰狞命运。
晋朝开国以来,虽然与东吴、羌氐偶有战事,境内却一直太平,因此谁也不会想到,当行程已过大半之时,变故会陡然发生。
那时正是黄昏时分,按照计划,只要穿过前方的树林,他们就能在天黑前到达歇宿的驿馆。
这片树林中杂生着各种树木,但最多的是泡桐树。此刻正是泡桐开花的季节,紫色的花朵密密麻麻地挂满了枝头,仿佛一个个迎风摇摆的铃铛,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着金色的光。潘岳驾驶的马车从树林中穿过的时候,一朵一朵的泡桐花从天而降,如同雨点一般落在他的衣襟上,而他身后的踏板旁、车帘下,也堆积出了一层紫色的花朵。
不同于杨家女眷们的谨慎,胡芳大胆地掀开车帘探出身子,打算捡几朵完好的泡桐花,给车厢内憋闷坏了的孩子们玩。然而就在她埋着头挑选落花时,潘岳忽然伸手在她肩上猛推了一把:“快回去!”
胡芳一惊,抬头正看见一队黑衣蒙面之人从树林深处冲了过来。他们手中都举着明晃晃的刀剑,跑在最前面的人已经砍倒了两个押解的兵卒。带队的偏将措手不及,只能大声呼喝着手下仓促应战。一时间兵刃出鞘碰撞之声、双方斥骂惨呼之声不绝于耳,原本静谧幽美的树林中一片混乱。
潘岳驾驶的马车照例排在队尾,那群黑衣人一时之间还没能攻杀过来。他凝目观察了片刻,发现那群黑衣人的目标是押解队伍正中的三辆囚车,一时也分不清他们的意图,只能向马车旁的士卒要了一副弓箭,悄悄地将马车向远方退去。幸而那些黑衣人的注意力都在囚车那边,并未注意到他们已经越跑越远。
“我父亲怎么样?”车厢内忽然传出一个焦虑的声音,正是杨容姬。此时此刻,她再顾不得和潘岳拈酸赌气,主动开口和他说话。
“应该没事。”潘岳一边驾着马车逃遁,一边回头查看身后的动静,“那些黑衣人主要是冲着两个东吴降将来的,看样子不是要杀他们,而是想把他们救走。”
“他们不是为父亲来的就好……”杨容姬略略松了一口气,攥紧了手中的车帘。她心里清楚,无论那些人是来杀父亲杨肇还是来救他,都只能证明父亲与东吴勾结,杨家都会大祸临头。
“那些黑衣人都操着江南口音,看样子应该是东吴的旧部。”潘岳也想到了这一层,此时此刻杨肇的囚车无人理会,对杨肇和杨家反倒是幸事。
一口气跑出二里多地,潘岳远远地将马车停在道边的山坡顶上,这样即使不下车,也可以隐约见到树林中的情形。
此刻天色渐渐昏暗,可围绕在囚车附近的打斗仍然在继续。若丢失了押送的囚犯,负责押解的偏将便是死罪,其余兵卒也都要遭受杖责和流徙,因此官军们虽然疲累,依然骁勇不减。相比而言,那群黑衣人却没有了刚刚冲出来的悍勇,显然见官军严防死守,心中暗暗生出了溃退之意。
果然,又打斗了一阵,黑衣人中为首一人忽然操着东吴口音大呼一声:“朱乔俞赞二位将军,我们下次再来救你们!兄弟们,撤!”随即率先夺路而去,而他手下那些黑衣人,也仿佛一勺泼进油锅里的水,朝着四面八方炸了开去。
“乌合之众。”站在远处车辕上的潘岳看到这个结局,心中一宽,笑着摇了摇头。而官军虽然想抓住活口,却要牢牢护住囚车不敢走远,加上这些黑衣人四处逃散,攀树援藤,行动迅捷,一时间竟如鱼归大海,难以捕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