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五章 阴谋(一),爸爸的擎天柱让我看第二集,丽端,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来到河阳县担任县令已经三年多了,潘岳还是改不了习惯,日日期盼着从洛阳朝廷抄报给各郡县的邸报。虽然河阳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朝廷的邸报有时候多达两三个月才会送达一次,但唯有邸报上偶尔泄露的齐王事迹,才会让潘岳觉得自己距离京城洛阳并不是那么遥远,才没有被彻底隔绝在这个人世之外。

可是有时候潘岳宁可自己没有看见这些邸报,这样他就不必为邸报上那些无法控制的事情担忧。虽然邸报上针对齐王司马攸的事情并不多,但落在潘岳眼中,桩桩件件,环环扣扣,都是天子司马炎对齐王抛出的绳索和利刃:

元皇后杨艳堂妹杨芷被册立为新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和叔父杨珧、杨济成了炙手可热的权贵,号称三杨,风头盖过了威望最高的宗室司马攸和大臣贾充。

贾充交出私兵升任太尉,却失去了“录尚书事”的实权,而齐王司马攸则免去骠骑将军之职,擢升为徒具虚名的司空。

原骠骑营将领段平刘辉等人,调往关中镇压羌氐叛乱,很快就因为违反军纪被阵前处斩。

天子司马炎将几个年长的儿子册封为王,镇守淮南、秦、楚等要冲之地,并下诏说今后“非皇子不得为王”,改变了帝系与拥戴司马攸的宗室力量对比。

才具平庸的四皇叔司马亮被封为宗师,掌管司马家子弟,确立了以辈份年龄为尊卑的宗室秩序,贬低司马攸的影响力和声望。

琅琊王司马伦经过多年经营,终于回到洛阳,被改封为赵王,率领大军出镇邺城。司马伦虽然没能留在朝廷中枢,却在外戚杨家的帮衬下兵权在手,大权在握,早已非昔日蜗居待罪的琅琊王可比。

匈奴王子刘渊接替父亲刘豹成为匈奴左部帅,正式成为了南匈奴首屈一指的首领。

……

除却这些重大的人事调动,三年的邸报中还偶尔抄录了一点齐王司马攸的奏章片段,让潘岳可以管中窥豹,揣摩司马攸此刻的处境。一封奏章是司马攸兼任东宫太傅时所写的《太子箴》,明面上是规劝太子修身养德,但“固亲以道,勿固以恩;修身以敬,勿托以尊”几句,却让潘岳咀嚼出这位天子胞弟尴尬的处境和隐约的愤懑。另一封奏章则是劝谏天子司马炎放弃在太学外另建国子学的想法。因为士族不愿与庶族子弟同在太学同窗,司马炎为讨好士族,诏命国子学为五品以上官吏子弟专设,从此将原本便泾渭分明的士族和庶族子弟越发隔绝。

事实证明,司马攸的建议几乎从未被天子司马炎所采纳。国子学照样建立,刘渊照样领袖匈奴,太子照样不学无术,司马伦照样管辖关中。而从骠骑将军升迁为司空的司马攸,则丧失了所有实权,只留下了一个司空和太傅的虚名,甚至就连东宫太傅这样无关政事的职位,司马炎也要特设一个太子詹事的新职,让自己的亲信杨珧彻底架空了司马攸的职权。

每当读到邸报上有关齐王吉光片羽的文字,即使潘岳远在朝堂之外也能深深感受到,天子司马炎在齐王身边布下的网罗,已是越来越严密了。这罗网束身的际遇,潘岳连想一想都窒息,真不知齐王司马攸是如何承受下来,是不是脸上还得带着恭谨的表情,跪地谢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全职法师之时空之眼

偶得一灵感

斩神:一身概念技,神明嗷嗷哭!

小小的泡沫

天灾开局:我靠空间打造顶级安全屋

桃绾

重生之丁二狗的别样生活

老刘家大哥

西游我唯唯诺诺,诸天我重拳出击

山猪吃细糠1

御兽家族:我有一本万灵图鉴

青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