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阴谋(四)
丽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五章 阴谋(四),爸爸的擎天柱让我看第二集,丽端,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贾充病后,司马炎身边最宠信的大臣便是中书监荀勖和外戚杨珧。这日司马炎从贾充府上探病归来,荀勖与杨珧立刻敏锐地发现司马炎心神不宁,不仅懒怠批阅奏章,连饮食睡眠都无心理会,只是不停地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内侍稍有差池,就会被暴怒的司马炎命人拖下去重责,弄得一时间人人自危。荀勖杨珧猜度半天,也猜不透贾家那个门风不严的四小姐对天子密奏了什么,待要向天子试探口风,司马炎那双布满血丝却又精光暴凸的眼睛让两个宠臣都望而生畏。
此刻司马炎的头脑中仿佛燃烧着燎原大火,火势席卷之处,遮蔽视线的草木统统被焚为灰烬,露出了所有被深埋的根须。虽然盘根错节,却又一览无遗,让司马炎顿时将这二十多年来所有的疑点一一窥破,不由又是后怕又是怨恨,更多的,却是对齐王司马攸越来越深的厌恶与恐惧。
独狼一般在室内踞坐良久,司马炎唤来心腹内侍吩咐:“上次赵王给朕推荐了一个琅琊天师,你去打听一下是否还留在洛阳?若是还在,就秘密将他带进宫来。”
赵王是司马伦的新封号,因为有外戚“三杨”的美言,司马炎将他升为平北将军、都督邺城守事,封号也从琅琊王改封为赵王。司马伦能够咸鱼翻身完全是依靠智囊孙秀的功劳,因此一到洛阳谢恩,就立刻向司马炎推荐了孙秀,吹嘘他有呼风唤雨沟通神鬼的本事。司马炎原本只是付之一笑,然而此刻彷徨无定,就想起了神鬼之说。
司马伦此刻已身在邺城,不过他深知自己的前程根基都在京城洛阳,便特地把孙秀留下,依旧替他交结各方势力。因此当司马炎的内侍出外寻访时,很容易就找到了这位在洛阳城小有名气的五斗米道天师,连夜将他带进了宫城。
孙秀以前曾随司马伦远远参拜过司马炎,因此也不算是初次面圣,一举一动颇为自然,让司马炎平白对他生出了几分信任。将殿内众人屏退,司马炎问孙秀:“以前赵王曾向朕提过探册之术,说可以预测国祚之数,不知可是真的?”
“启禀陛下,探册之术乃是上古秘法,相传为姜太公所授,太公也因此预言了周朝八百年之基业。探册之术在春秋战国时期仍然十分流行,只是册数由国祚年数改为君王世代之数。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也曾行探册之术,然而抽出的册数仅是一个‘二’字,预示秦朝二世而亡。秦始皇大怒,坑杀精通探册的术士,故而此术其后数百年间便已失传。”孙秀说到这里,见天子司马炎颇有失望之色,立刻顿首道,“幸而小人不才,在琅琊故地时见过古齐国流传下来的书简,里面详细记载了探册之术。因此当今天下,大概只有小人知此不传之秘。”
“既然如此,那你就为朕卜算一下,这大晋江山,究竟能传几世?”司马炎道。
“国祚世代,乃是世上最大的天机。小人固然可以为陛下施术,但事关重大,不可如此草率,还得提前准备才行。”孙秀做了多年天师,座下教徒无数,自然明白如何才能营造气氛,让对方越发对自己深信不疑。
“那要做什么准备?”司马炎果然上钩,“你说出来,朕命人去安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