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飘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江湖闯荡 熔炉磨炼(二十九),田野的变迁,心飘流,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麦田里,沉甸甸的麦穗低垂着头,仿佛在向辛勤的农民致敬。麦芒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像无数细小的钻石镶嵌在这片金色的海洋中。农民们熟练而有力地挥舞着镰刀,动作一气呵成,麦秆应声倒下,整齐地堆放在一旁。虽然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使用收割机提高效率,但许多农民仍坚持亲手收割,以表达他们对土地深厚的情感。每当一阵微风吹过,麦浪翻滚,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丰收乐章。
午后:树荫下的短暂休憩
烈日当空,农民们会选择在树荫下休息片刻,喝一口凉水,吃几口干粮,聊聊家常。时不时也有骑着自行车卖冰棍的走过来,一毛钱买一根冰棍,凉凉的,甜甜的。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只有鸟儿偶尔的歌声打破了这份宁静。这是难得的闲暇时光,也是他们交流经验和分享故事的好机会。此刻,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清凉,让人暂时忘却了劳作的疲惫。
傍晚:收获与晾晒的交响曲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麦田上,给这片金色的世界镀上了一层更加绚烂的色彩。农民们将收割好的麦子装车,运回村里的晾晒场。在那里,麦子被摊开晾晒,直到水分蒸发,变得干燥。整个村庄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妇女们和孩子们也加入到搬运和晾晒的工作中,笑声和谈话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夜幕:宁静中的期待
夜幕降临,田野恢复了宁静。劳累了一天的农民回到家中,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沉沉睡去。夜晚的天空繁星点点,仿佛也在庆祝这一年的丰收。明天,他们又将迎接新的一天,继续他们的麦收工作。这份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盼,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都在心中默默生长。
脱粒:丰收的后续乐章
随着麦子被收割完毕,脱粒成为麦收的重要环节。柴油机驱动的脱粒机开始轰鸣,其声音如同丰收的号角,宣告着新的篇章即将展开。在晒谷场上,脱粒机周围堆满了刚收割的麦捆,农民们分工合作,有的解开麦捆,有的送入机器,还有的负责收集麦粒和清理麦糠。孩子们也参与其中,传递麦捆或是用小铲子收集麦粒。脱粒过程中,麦糠和尘土飞扬,整个晒谷场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尘雾中。尽管脸上、身上沾满尘土,农民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即使夜幕降临,脱粒工作也不会停止。在灯光照射下,脱粒机继续运作,确保麦粒尽快干燥,避免潮湿导致发霉。当最后一束麦穗被脱粒,最后一粒麦子被收集,农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讨论着今年的收成和来年的计划。脱粒机的轰鸣声渐渐远去,留下的是宁静与满足。八十年代末的华北平原,麦收不仅仅是一场农业活动,更是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歌,一幅勤劳与智慧交织的画卷。岁月流转,那份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盼始终不变。
快进村子的时候,柳琦鎏停下自行车,步行回家,王欣则骑着自行车往自己家去了。
再说柳琦鎏,回到家里,家里没人,都到麦田去了。柳琦鎏洗洗脸,冲个澡,换了衣服,骑上自行车去了麦田。父母正在用镰刀收割麦子。看到柳琦鎏回来了,纷纷围过来问长问短。柳琦鎏简明扼要说了经过,告诉父母他还要赶紧去找沈佳。算算时间,大概有九点多了。柳琦鎏觉得七八里地,十点赶到沈佳所在的村口,时间刚刚好,就告别父母去了沈佳他们村。
在村口,柳琦鎏停下自行车靠在树下。沈佳他们村口有一条公路直通县城,距离有二十里地。公路上有人在晾晒麦子。柳琦鎏在树下踱来踱去,等啊等啊,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晒麦子的那家人时不时看过来。这大忙的时辰,一个小伙子在路边走来走去,总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点怪异。三个小时过去了,四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来,柳琦鎏早就沉不住气了,柳琦鎏决定不再干等着,他走向那户正在晒麦子的人家。“大叔,您好,我想问一下有没有看到一个姑娘路过这儿?”柳琦鎏礼貌地问道。大叔摇了摇头,“没注意嘞,俺们忙着晒麦子呢。”
柳琦鎏心里越发焦急,他觉得王欣肯定把话带到了,沈佳肯定会来,哪里出了差错呢?百思不得其解。五个小时过去了,一阵车铃声传来,柳琦鎏向村子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穿着淡黄色连衣裙的女孩骑着自行车翩然飞来。
柳琦鎏暗道:“丫头啊!你总算来了。”见到柳琦鎏,沈佳问道:“什么事啊?这么急让我来!吃饭了么?”柳琦鎏说:“没呢!你呢?”“我也没吃!我帮着姐姐家收麦子,收完麦子回到家还没吃饭,看到王欣留的字条,说你在这里等我,我就赶紧过来了。”“那我们去城里吃点饭吧!”柳琦鎏提议道。沈佳点点头。
他俩沿着公路向县城方向走去。刚走没多远,就看到路边一条小路上有一个人吃力的拉着一辆装满麦捆的车,车好像陷进了泥坑。沈佳忙停下车跑过帮忙推车,柳琦鎏见状也跑过去帮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