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古董贩子的做旧术——"包浆"里的七十二道鬼斧工,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式:盐水煮乾坤
老辈玩家传下土法子:新瓷泡盐水,三天冒气泡;老瓷浸百年,纹丝不动弹。同治年间有人买\"元青花\",按这法子一试,水里咕嘟冒泡像煮饺子。贩子狡辩\"海底沉船货\",买主冷笑:\"海底泡六百年还能吐气?这怕是东海龙王的夜壶吧!\"
现在用这招验木头更灵:拿热水烫紫檀,真货吐紫雾,假货冒黑烟。就像菜场挑黄瓜,掐一把见真章。
第二式:烛火照妖镜
《清稗类钞》里记着妙招:铜器在烛火上烘,真古铜锈遇热不变色,假锈一烤就掉渣。某年有人买\"商周青铜鼎\",拿蜡烛一烤,绿漆簌簌往下掉,露出里头洋铁皮。贩子还要嘴硬:\"这是周武王改革冶炼技术...\"话没说完就被揍成熊猫眼。
现在升级成紫外线灯,照得假货原形毕露。玉器铺张老板说得好:\"真金不怕火炼,真玉不怕灯照!\"
第三式:狗鼻子识香
真正的老物件带着时光味。苏州老藏家练就绝活:闻檀木辨新旧,老料带沉香味,新货只有油漆味。某次见贩子卖\"明代黄花梨交椅\",他凑近一嗅:\"这松香味还没我昨天买的樟脑丸浓!\"后来果然在椅子腿发现\"201厂1987年制\"的钢印。
现在某些专家也用这招,闻墨香鉴字画。新墨刺鼻,老墨淡雅。就像老酒客抿一口便知年份,做不得假。
四、古玩堆里的活法
《水浒传》里杨志卖刀,牛二非要验\"杀人不见血\"。现在藏家也得学这较真劲:他说是战汉玉,你就问\"哪个战哪个汉\";他吹是官窑瓷,你就查\"督窑官姓甚名谁\"。
《红楼梦》里贾母赏玩\"慧纹璎珞\",那是真见识;薛蟠显摆\"唐伯虎画的春宫\",纯属冤大头。可见玩古董最忌附庸风雅,就像现在某些土豪,把赝品当祖宗供着,不如买串糖葫芦实在。
潘家园的老玩家有句口诀:\"一摸二看三问祖,四查五验六不赌。\"任你说得天花乱坠,钱袋子捂紧最要紧。就像胡同口王大爷说的:\"这年头连媳妇都能网购,何况块破石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