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长门赋值千金——情感市场的定价奥秘,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长门赋得千金价,泪湿鲛绡恨未央。
情丝可量银秤短,真心难抵玉盘凉。”
一、金屋藏娇终成怨
汉武帝建元六年,长门宫冷月凄清。
陈阿娇手握司马相如新写的《长门赋》,指尖摩挲着锦帛上的泪痕。她记得母亲馆陶公主的话:“千金买赋,必教陛下回心转意!”可当赋文呈至未央宫,武帝不过淡淡一笑:“相如文采,当值千金。”便再无回音。
这则载于《汉书》的典故,揭开了一个残酷的真相——情感可被定价,痴心亦可交易。当陈皇后将三千金交予司马相如时,她买下的不是帝王的爱意,而是一场自欺欺人的估值游戏。长门宫的烛火摇曳,照见后世无数痴男怨女在情感市场中的迷途。
二、情丝如秤的千年法则
《长门赋》的买卖,实为情感市场定价体系的古老原型。其运作机理有三重铁律:
1. 稀缺性溢价
唐代名妓霍小玉初入平康坊,鸨母令其三年不接客,每日只习诗文音律。待及笄之年,一曲《江南弄》引得长安公子竞相掷金,夜资高达百两。这正应《管子》“物以稀为贵”之论——越是不可得的情感,越能激发占有欲。
2. 沉没成本陷阱
北宋汴京“瓦舍姻缘局”,专为富商设计求偶策略:先赠珊瑚屏风示阔绰,再借故冷落引其追逐。正如《棋经》所言:“弃子争先”,情感市场中的投入往往成为绑架真心的筹码。
3. 文化附加值
明末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与钱谦益泛舟西湖时,偏选黄昏雨霁时分。她轻吟“桃花得气美人中”,将暮色烟波化作爱情注脚。后来这幅《西湖泛舟图》拍出天价,实因画面承载着士人对才子佳人梦的集体想象。
更精妙的是“情感期货”的古代玩法。清代徽商嫁女,特选寒门举子为婿,资助其科考。若中进士,则家族获官场靠山;若落第,亦可博“慧眼识才”美名。这种进退皆宜的算计,比现代风投更早参透情感博弈的精髓。
三、破情劫三法:从长门宫到燕子楼
面对情感市场的明码标价,历代清醒者总结出三条破局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