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牡丹亭》游园惊梦债,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聊斋·聂小倩》中,宁采臣拾骨葬妻时,袖中滑落的不是银两,而是篇抄录的《金刚经》。鬼狐世界的规矩向来如此:阳间财物需兑换成阴德符咒。柳梦梅掘坟那夜,杜丽娘口中含着的定颜珠,实为阎罗殿出具的“还阳凭证”——这颗珠子,要用柳生未来三十年的仕途气运来抵。
四、人鬼两界的掮客
陈最良捧着《诗经》闯进道观时,石道姑正在焚化纸马。纸灰飞扬中,她冷笑道:“老学究真当我是寻常道婆?杜小姐的香魂能从阴间赎回,靠的是我在十王殿烧了三千张往生符!”
这让人想起《金瓶梅》中王婆的手段:撮合西门庆与潘金莲时,她既收茶钱,又赚丧仪,最后连武大郎的烧埋银子都吞了三分。阴阳两界的中间人,从来都是双面记账——石道姑袖中那本功德簿,正面记着超度亡灵数,背面却是各府夫人托她“打点阴司”的私账。
五、金銮殿上的结账
杜丽娘凤冠霞帔跪在丹墀下时,柳梦梅的状元袍已被冷汗浸透。皇帝要验明正身的旨意,实则是天庭在查对阴阳账目。当杜宝大喊“鬼妻妖孽”时,大理寺的梁柱忽然落下块木牌,刻着“姻缘债消,夙孽已偿”——正是当年阎罗殿判官的手书。
《醒世恒言》有则故事与此暗合:某书生娶狐女为妻,被逐出宗族。后道士掷出婚书,竟是城隍庙盖印的阴阳契。杜柳二人的婚书,何尝不是三界共签的债务凭证?只是这凭证的代价,要柳梦梅用余生参透——他后来辞官归隐,日日对着牡丹亭焚香,烧的尽是前世的账册灰烬。
结语
杜丽娘还魂的传奇,揭开了阴阳两界最隐秘的账房。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不过是三生石上的借贷文书。读罢此卷,当记《庄子》警语:“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然红尘男女,谁不是一边赊着来世缘,一边偿着前世债?智者当学寒山寺的扫叶僧:“不写鸳鸯谱,只扫落花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