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墨香阁里试金石,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澄心堂纸落云烟,徽州墨锭辨伪真。
不是苏黄米蔡客,休向阁中问价钱。
一、纸寿千年的暗语
宣和六年春,汴梁城东的墨香阁内,米芾抖开三尺澄心堂纸。纸面迎光处,隐约显出“建州贡”三字水印。蔡京长子蔡攸刚要伸手抚摸,米芾忽将纸角浸入茶汤,墨色竟化作青莲:“此非南唐旧制,实是泉州仿品!”原来真品澄心堂纸遇水显凤纹,仿品却现莲花——当年李后主命匠人将银丝编入纸浆,凤目处嵌着西域香料,遇水则香。
某日苏轼携新得《寒食帖》来访,米芾瞥见纸边蛀痕,大笑:“子瞻又着道儿!”取来宣和装裱的《蜀素帖》对比,蛀孔排列竟成北斗七星。苏轼抚掌:“原来黄州老鼠也通文墨!”这般戏谑间,早将纸张断代的秘诀道破——真迹虫蛀随节气,伪作蛀痕如刀刻。
二、墨里乾坤玄机藏
程君房制墨,必在墨锭顶端暗刻星象图。某盐商携百斤“松烟玉”求入文社,汪道昆敲开墨锭,见内里金星排列错乱,冷笑:“此非歙县松烟,实是闽南桐油烟!”原来真正徽墨燃烟取黄山古松,烟粒悬空呈六角晶形;而桐油烟散乱如柳絮,老儒一嗅便知。
项元汴更在墨中藏诗。他将《兰亭序》缩刻成蝇头小楷,裹入墨芯。某日雅集,王世贞研磨时忽见墨汁浮出“癸丑”二字,当即跪拜:“此必冯承素摹本所用余墨!”其实这是项氏设的局——真迹用墨早随岁月褪色,他不过重制古墨戏弄藏家。
三、朱印为锁钥
项子京的书画收藏,总在裱绫接缝处钤七枚暗章。董其昌为借观《鹊华秋色图》,连解六印,却卡在最后一道“退密”章上。三日后,他携自临《潇湘图》拜访,项氏见画中渔翁笠帽暗藏八分书“密”字,方大笑开匣。
更狡黠的是安岐的“影印术”。他在宋徽宗《腊梅山禽图》题跋处,用朱砂调蜂蜜钤印。寻常光照下只见“仪周珍藏”,若以烛火映照,则显出“高士奇曾观”的暗记——这是专防权贵强夺的妙招,既不得罪当道,又让后来者知是赃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