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1章 巧语叙鸳鸯,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巧语叙鸳鸯

荣国府,东路院,梦坡斋书屋。</p>

书房外彩云、彩霞等丫鬟都守在门外,各人都小脸紧绷,不敢胡乱走动,也不像往常那样轻松说笑。</p>

书房内,宝玉和贾环各自坐在书案前,手持毛笔,或抓耳挠腮,或额头冒汗,正在磕磕绊绊的书写。</p>

随着朝廷颁布春闱相关诏书,遴选落定春闱主考、属官。</p>

再接连发布告示,斟定春闱入试、出监、阅卷、评等、张榜等吉日祥时。</p>

在整个神京官民市井之中,掀起关于科举春闱的风潮,街头巷尾黎民走卒,酒楼瓦肆士农学商,各自议论纷纷。</p>

科举取仕在普罗大众眼中,是一步登天的青云之路。</p>

虽春闱只属于少数通过乡试的得意举子,大部份人终其一生,春闱之试都是遥不可及的东西。</p>

但是人性猎奇,越是可望不可及之物,越容易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谈资话题。</p>

而这样的风潮自然波及贾家东西两府。</p>

于是,贾琮闭门读书,全力亟待春闱,愈发成了两府众人关注焦点。</p>

贾家已历经五代,但是除了当初贾敬曾下场春闱,数十年间再也无人有此荣耀,如今在到了贾琮算再复光彩。</p>

像贾母这样出身婚嫁皆在贵勋世家,对科举荣耀之事,一向看得不会那样隆重。</p>

往年贾琮过院试、乡试之时,贾母甚至还说过,贾家这样的世勋豪门,不需要像寒门子弟那样,靠科举入仕改换门庭。</p>

但对自小喜爱读书,举业资质平庸,一生期盼,未得偿科举夙愿的贾政,却是将举业之事看得极重。</p>

他膝下曾有三子,也算子嗣繁茂,虽不奢望宝玉和贾环,能像贾琮那样才名卓绝、金榜题名。</p>

但无论如何总想他们读通书经,作腹有诗书之人,让自己尽到父教之责,也不枉荣国贾家世家之名。</p>

他在欣慰赞许贾琮举业辉煌之时,自然对儿子宝玉、贾环的学业,越发督促严峻。</p>

他两个纨绔儿子着实吃了不少苦头,王夫人因艳羡贾琮的风光,对贾政督促宝玉读书,自然也是赞同之心。</p>

贾政日常对宝玉教导训斥,只要不诉诸于暴力,贾母也不好事事阻拦。</p>

这日贾政依院试体制,给宝玉和贾环出了两道截搭时文题,又出了几个韵诗题目,让两个儿子依题而作。</p>

贾母和王夫人听说贾政考教宝玉功课,心中各自紧张,安排了心腹丫鬟在书房外守着,以防万一。</p>

一直到了日头正中,宝玉和贾环才勉强做好功课,交给贾政评品,各自站在一旁战战兢兢,如临大难。</p>

贾政看过两人所做八股,不禁怒火勃发,心中大骂一对逆子。</p>

贾环之文,字体歪斜,犹如龟爬,文不对题,狗屁不通;</p>

宝玉之文,字体端秀,还算可观,文理混淆,不知所云。</p>

他正要忍不住怒气,施展戒尺神功,但看了二人所做韵诗,漫到胸口的邪火,总算降下几分。</p>

贾环所作韵诗,依旧不堪入目,但宝玉依题作诗,主旨虽略有颓意,但文辞和韵,倒有几分空灵娟秀之气,不算太过难看。</p>

贾政心中也是叹气,他这两个儿子,要论聪明,宝玉胜过贾环十倍,偏偏生了这种富贵懒惰性子,白瞎了些许天份。</p>

……</p>

王夫人在书房外走了几回,听里头并没传来贾政爆喝之声,这才放心许多。</p>

她进了书房,见宝玉贾环已坐回位置读书,心中也是松了口气。</p>

说道:“老爷能费心教导他们读书,自然是极好的,将来也好落个进学前程,只是宝玉下月就满十五,有件要事需和老爷商议。”</p>

王夫人又让贾环先出去歇息,只让宝玉留下,贾环自然如蒙大赦,求之不得迅速离去,宝玉没了贾环陪绑,越发如立针毡。</p>

王夫人说道:“宝玉的亲事如今还没着落,不过家里的规矩,儿郎过了十五岁,就该在房里安排合适的服侍。</p>

宝玉房里丫鬟,最得力的莫过袭人,老实本分,懂事知礼,一向得我看重,也是一个可用之人。”</p>

贾政眉头微皱,问道:“袭人,怎么叫这么个刁钻的名字,是谁取的?”</p>

王夫人连忙应付道:“老太太取的。”</p>

贾政冷哼道:“老太太怎么知道这样的话,必定是宝玉做得好事。”</p>

宝玉听贾政话音严厉,吓得一哆嗦,战战兢兢说道:“因古人有诗:花气袭人知昼暖,她又正好姓花,就取了这个名字。”</p>

王夫人赔笑道:“不过是个名字,老爷也不需为这点事生气,让宝玉回去改了就是。”</p>

贾政叹道:“改倒不必了,可见宝玉不专心举业八股,专在这些浓词艳曲上下功夫,他但凡有琮哥儿一半用心上进,何至于此!”</p>

王夫人一听贾政又端出贾琮贬低宝玉,心中十分不服,只是不好说出来罢了。</p>

贾政见宝玉听了自己训斥,脸色发白,额头出汗,也就懒得再骂下去。</p>

说道:“这个袭人名字虽古怪,但既然能让夫人看重,必定也是个端庄本份的,这事你做主就成。”</p>

王夫人笑道:“这丫头老成知礼,时常还会劝导宝玉,老爷只管放心,只是单有了袭人,还缺一个入房的丫头。</p>

我想着满府的丫鬟,就老太太调教出来的人最出色,那袭人原先就是老太太的丫鬟,因见她得力才给了宝玉。</p>

可见要是选人,让老太太赏下一个,可比我们自己身边这些,都要强上许多。”</p>

贾政说道:“这话倒是在理,老太太素来最会调教丫鬟。</p>

原先她身边的鹦哥,便赏给了林丫头,改名叫了紫鹃,听说如今十分了得,把林丫头服侍得极好,比南边带的家奴还要贴心。”</p>

王夫人听了贾政的话,心中又生出不自在,自己老爷也是魔怔了,但凡是好的事情,想到的都是些让她膈应厌弃之人……</p>

贾政继续说道:“老太太身边的丫鬟,我记得的有鸳鸯、琥珀这几个,都是很得老太太疼惜。</p>

上年府上有八个过二十的小厮,到了娶妻成房的岁数,等里面该放的丫头好求指配。</p>

老太太身边那几个丫鬟,都过了及笄之年,本该轮到配人,但都被老太太留下了,可见她极宝贝这几个。</p>

这事你可以和老太太说道,她们在老太太身边见过世面,必定也懂得引导规劝宝玉,也是极好的,就看老太太赏不赏了。”</p>

王夫人见这事得了贾政首肯,心中也是得意,这样她和贾母去说此事,愈发有理有据,不怕不能成事。</p>

……</p>

如今,荣国二房败落,被迫迁移到东路院,这是王夫人痛心疾首之事,觉得丢光了她金陵王家嫡长女的脸面。</p>

眼下荣国二房最大的依仗便是贾母,且老太太这般宠爱宝玉,王夫人这件事上大作文章,将贾母和二房的情分愈发夯实。</p>

贾母的丫鬟之中,贾政虽提到曾留意鸳鸯和琥珀,但是王夫人心中属意之人只是鸳鸯。</p>

因为鸳鸯是贾母身边第一得意丫鬟,贾母日常起居饮食都离不开鸳鸯,没有鸳鸯几乎都没法正经过日子。</p>

甚至老太太家私银箱都是鸳鸯掌管,这种做派简直比对亲儿子还信重。</p>

贾母伴身的嫁妆和多年积累的私财,可是比得上大半座荣国府……</p>

当初邢夫人会因此觊觎,筹谋替贾赦逼纳鸳鸯为妾,不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p>

那个时候,荣国府是贾家二房当家,王夫人是当家太太,老太太身故之后的东西,都是二房烂在锅里的肉。</p>

那个时候,王夫人自然不像邢夫人这么下作,但是如今时过境迁……</p>

最要紧的事情,鸳鸯是贾母第一心腹,只要宝玉要到鸳鸯,二房和贾母的情分也更加稳固,老太太在一日,二房就多些指望。</p>

王夫人对贾政笑道:“老爷倒是有眼光,正留意到鸳鸯和琥珀,这两个丫头的确是老太太最得意的。</p>

但据我看来,鸳鸯才是最好的那个。”</p>

……</p>

一旁的宝玉本来是如立针毡,巴望着能早早逃离贾政,只不过老爷太太没发话,他哪里敢挪地方。</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肝成人间武圣

江上景

港综警队话事人

爱吃糖三角

歌行:我在青城山修仙

夜静不语

华娱之2000

河狸的米饭

锦堂玉谋

慕七七318

华娱从代拍开始

华尔街扛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