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塔山阻击战(中)
星辰大海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7章 塔山阻击战(中),春闺娇啼(H)高H产乳,星辰大海船,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增加了人数,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次这些炮灰中的300人在所有楯车损坏以后,终于突进到了招讨军阵前50米的位置,并且按照吴三桂的要求隐蔽到了最近的弹坑里。
也是趁着这次招讨军的火力都在往楯车身上招呼的时候,吴三桂趁机将50多门改进后的大红夷炮部署到了距离招讨军主阵地1公里的地方。
并且跟随大红夷炮前进的炮兵,还顺带着背来了不少装满了沙土的麻袋,堆在了大红夷炮的前面,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弧形工事。
沙袋做成的掩体也导致了招讨军的野战炮在打击大红夷炮的时候,杀伤力被削弱了许多。有许多炮弹打在大红夷炮前面的掩体上,虽然打漏了沙袋,却没有对后面的大红夷炮造成伤害。
满清的这种一边架炮一边堆掩体的做法,也是在经过与招讨军多年的战斗后,总结出来的最佳的将火炮布置到前沿阵地的方法。
野战炮团的炮弹当然也不是全无用处,虽然几轮炮击过后摧毁了10门敌人的大红夷炮,但是效费比实在是太低了,还不如留下炮弹,用来对付清军前来进攻的步兵。
大红夷炮打了几轮齐射后,吴三桂通过望远镜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己方的炮火只能打翻一些阵地上的泥土。对于藏在战壕里的敌军,己方的炮火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吴三桂本来还想在炮火准备过后,立即命令藏在弹坑里的八旗兵开始冲锋呢。但现在看来,只能在派一波炮灰上去了。
不然就前线那点人,根本冲不动几乎毫发无损的招讨军阵地。
于是第三波1000名炮灰又顶了上去。这次挨过炮火洗礼后的炮灰们一顶到招讨军阵地前,与藏在弹坑里的前两波炮灰们,同时离开弹坑,向招讨军阵地发起了冲锋。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招讨军的阵地,不是成一条直线布置的,而是交叉梯次配置。也就是将近800人的炮灰们,在冲锋的过程中,将会受到三个方向的火力打击。
特别是装备了冯氏1648年式定装弹步枪的三团,用极高的射速,给这些冲锋中的炮灰的左翼造成了极大伤害。
冯氏1648年式步枪,不用像米涅步枪需要从枪口装入火药和弹头,然后再在尾部装上火帽。这种仿自马提尼亨利步枪的金属定装弹步枪的装弹和射击过程要比米涅步枪简单的多也快的多。
射击前首先要向前推动杠杆,打开从枪械后部的弹仓后,直接装入一发金属定装弹,随后再合上杠杆关闭枪膛,即可瞄准射击。
根据实验表明,冯氏1648年式步枪的射速是米涅步枪的三倍。也就是说装备了冯氏1648年式步枪的士兵,一个人就可以发挥出原来三个人的火力水平。
火力密度的提升,也使得装备了这种步枪的部队,可以采用散兵线战术,而不必采用传统的三段击战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