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大家一起努力
大一大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3章 大家一起努力,双飞儿媳妇和她闺蜜免费阅读,大一大夫,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家一起努力
大家一起努力</p>
秦少言沉吟两秒,缓缓开口说道:“罗大姐,我觉得低成本的电影和我们追求的效果不太相符。”</p>
罗燕微微一笑,“秦总,我理解你的心情。”</p>
“但是好莱坞水很深的,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p>
“这本小说能改编成真人电影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而且低成本电影风险低,比较稳妥,操作好了盈利不是问题。”</p>
好莱坞确实水深,完全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华尔街来了都得出一把血再走。</p>
一部全球卖座的系列大IP都能给做账做成亏损,主打一个吃肉不吐骨头。</p>
罗燕在好莱坞混了十多年,还只是个三流的制片人。</p>
这还是在她不缺资金的情况下,她老公熊潇歌的人脉能帮她搞定不少影片投资。</p>
即使这样,她的天花板也很明显,根本进不了顶层俱乐部。</p>
罗燕的给出的意见和建议都很中肯,说的也在理。</p>
不过秦少言要的不是小说改编成真人电影,他要的是IP价值。</p>
低成本确实稳妥大概率回本,但是我们要的并不是回本啊。</p>
我把小说运作到好莱坞就指望搞个大新闻,低成本的小电影估计连院线都上不了,只能走DVD市场。</p>
那样就没有意义了,不上院线就没有炒作的价值。</p>
《我在火星种土豆》这本小说够呛能获得雨果奖,拍电影也拿不了什么奖,那IP价值可就大打折扣了啊。</p>
秦少言想了想,试探的问道:“如果这部电影不缺资金制作,有没有机会进入院线?”</p>
罗燕叹了口气,“这事最大的障碍不在资金上面,甚至可以说资金是最不起眼的问题。”</p>
不过罗燕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秦总能在这部电影上投多少钱?”</p>
秦少言漫不经心的说道,“我能筹到三四千万美元吧。”</p>
“嘶~”罗燕倒吸一口凉气,觉得秦少言好大的口气,三四千万美元说的跟三四千块一样,“秦总真是财力雄厚啊。”</p>
熊潇歌觉得奇怪,直接问道:“你能拿得出这么多资金干点什么不好,非得去打水漂?”</p>
“不。”秦少言知道他们两口子误会了,解释道,“我肯定是不会出钱的,是YouTube出,比尔盖茨都是世界首富了肯定不会吝啬这笔钱的。”</p>
“……”熊潇歌都不知道该怎么夸秦少言了。</p>
这货好像一贯喜欢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p>
风险小的话秦少言会上去搏一搏,往好莱坞扔钱这种活还是用别人的钱好。</p>
罗燕也笑了起来,“有比尔盖茨加入听起来不错,不过好莱坞会不会给这个世界首富面子就不一定了。”</p>
秦少言点了点头,“我懂。”</p>
随后秦少言就陷入了沉思,熊潇歌和罗燕两人也不打扰他,自顾自的喝着咖啡。</p>
秦少言想了片刻,忽然问道:“罗大姐,你觉得这部小说怎么样?”</p>
“还不错。”罗燕认真的说道,“我不是说客套话,这小说确实不错,不然我也不会来找你谈这个项目。”</p>
“不过秦总你要知道,仅仅是故事不错并不代表什么。”</p>
“好莱坞通过百年以上的市场培育,已经形成了高技术、资本密集的产业链和庞大的相关专业人才团队。”</p>
“我用过好莱坞的编剧,他们相当的专业,哪怕一个小编剧对于整体的制片环节流程都是清楚的。”</p>
“专业的编剧在好莱坞有成百上千,他们每年都会写出不计其数的剧本故事,在各大影视公司的剧本库里也堆积着不知道多少。”</p>
“能被挑出来,改编成电影的已经是万里挑一了。”</p>
秦少言微笑的听完,然后问道:“罗大姐如果改编成电影亏损的几率大不大?”</p>
罗燕笑了起来,“这一点你放心,这方面我充足的经验,不敢保证一定赚钱,但即使是亏损也不会亏多少钱。”</p>
“哦?!”秦少言有些好奇,“那罗大姐给我讲讲这方面的知识,我好虚心学习一下。”</p>
“那是在2001年,我做为总制片人、编剧和主演原创开发的电影《庭院里的女人》,这部电影在剧本阶段就通过保底预售给环球影业,提前回收了90%的成本。”罗燕开始讲解起来,“现在已经有一套很完善的流程机制了。”</p>
“一个操作专业化剧本孵化和融资流程,可以制作一部多国市场通吃的电影,这样就增加了盈利的机会。”</p>
“标准的投资包括项目剧本孵化、锁定主创定金和发行保底加上制作资金组合三轮。”</p>
“首轮用10-15%预算完成剧本,我们一般自己投。”</p>
“就像开发新药一样,你不知道手里哪个项目最后能符合发行公司那年的产品方向。好莱坞每天要接收上千个剧本,比如华纳自己花钱投资剧本开发的电影,最终到三轮资金进入投入拍摄的比例也只有1/20。”</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