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兵临广阳
左牵黄右擎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8章 兵临广阳,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左牵黄右擎苍,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袁绍一怔,随即恭敬道:“弟子愚钝,请卢师明示。”
卢植目光深邃:“老夫一生,最恨者,莫过于祸国殃民之辈。”
“张纯叛乱,致使百姓流离,若无人挺身而出,幽州必成焦土。”他顿了顿,语气渐沉,“但你需记住,兵者,凶器也,不可轻动。”
“若只为争权夺利,而非救民于水火,则老夫今日所做,便毫无意义。”
袁绍心头一震,肃然道:“弟子谨记卢师教诲,绝不敢有负百姓期望。”
卢植凝视他片刻,终于点头:“好。明日我便修书数封,邀幽州世家共襄义举。以老夫薄名,或可再聚数千义兵。”
袁绍面露喜色,再次拱手:“有卢师相助,平定幽州,指日可待!”
卢植却微微摇头:“本初,莫要过于乐观。张纯狡诈,乌桓凶悍,此战绝非易事。你需谨慎行事,不可轻敌。”
袁绍郑重点头:“弟子明白。”
帐内一时沉寂,唯有烛火摇曳,映照出二人凝重的神情。良久,卢植轻叹一声,道:“时候不早,你也该回去歇息了。”
袁绍起身行礼:“弟子告退,卢师也请早些安歇。”
卢植微微颔首,目送袁绍离开。待帐帘落下,他重新提笔,在竹简上写下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安民,止戈。”
三日后,泉州城外旌旗招展。
卢植一身戎装,虽已年迈却挺拔如松。他身后是袁绍精心挑选的三千精锐,甲胄鲜明,刀枪如林。
袁绍亲自为卢植牵马:“老师此去,学生已命人快马通知涿郡太守刘卫接应。”
卢植拍拍袁绍的肩膀:“本初,你在冀州也要小心行事。切莫急功近利!”
“绍明白。”袁绍会意地点头,“待老师稳定幽州局势,我们再合力剿灭张纯。”
号角声中,卢植率领军队向北进发。沿途村庄的百姓听闻卢植出山,纷纷携家带口前来投奔。有白发老者跪在道旁高呼\"卢青天\",也有壮年男子自告奋勇加入军队。
行军第七日,前方探马回报:“禀卢公,涿郡太守刘卫率众在十里亭相迎!”
卢植微微一笑,对身旁副将道:“传令全军,整肃军容,准备入城。”
当卢植的军队出现在涿郡城外时,景象令人震撼。不仅太守刘卫率领属官出迎,更有无数百姓自发聚集在道路两旁。有人高举\"卢\"字旗帜,有人捧着酒食相赠。
“卢公!是卢公回来了!”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
刘卫上前深深一揖:“下官恭迎卢公。涿郡百姓日夜期盼,终得再见卢公风采。”
卢植下马扶起刘卫:“刘太守不必多礼。老夫此番前来,是为平定叛乱,还幽州太平。”
入城后,卢植立即在太守府召集当地豪族和官员。
他站在大堂中央,声音洪亮:“张纯逆贼祸乱幽州,屠戮百姓。我卢植虽老,愿与诸位同心协力,共诛此贼!”
“愿随卢公讨贼!”堂下众人齐声响应。
次日,涿郡城门口竖起募兵大旗。令人惊讶的是,前来投军的人络绎不绝。有农夫放下锄头,有商贾离开店铺,甚至还有读书人弃笔从戎。
副将统计后向卢植报告:“仅一日就募得新兵两千余人,照此速度,不出旬日便可...”
卢植抬手打断:“兵贵精不贵多。传我命令,严加筛选,只收身强力壮者。其余人等可协助运送粮草或打探消息。”
夜幕降临,卢植独自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那里,张纯的叛军正在肆虐。但此刻,他心中已有了破敌之策。
“老师当年教导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学生今日方知深意。”卢植喃喃自语,握紧了腰间的佩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