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太仓银库(十五)
刘杀千刀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9章 太仓银库(十五),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刘杀千刀的,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严府内书房,青铜鹤形灯台上的烛火摇曳,将严嵩父子二人的影子投在紫檀木屏风上,如同两只蛰伏的猛兽。
\"父亲,罗龙文的人回来了。\"严世蕃的独眼在烛光下泛着阴鸷的光,手中密信被攥得簌簌作响,\"都察院、六科廊、通政司...今日共上奏章六十三本。\"
严嵩枯瘦的手指在黄花梨椅扶手上轻轻敲击,老首辅雪白的须发在烛光中泛着银光,声音却稳如磐石:\"多少是咱们的人?\"
\"明面上四十八本。\"严世蕃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其余都是奏请彻查此案的。\"他突然将密信拍在案几上,震得青玉笔架嗡嗡作响,\"陈恪这厮,何时有了这般号召力?\"
窗外秋风穿庭而过,卷着片枯叶粘在窗棂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严嵩的目光穿过那片枯叶,望向远处西苑的方向:\"不是他有了号召力...\"老首辅的声音突然变得飘忽,\"是咱们的敌人,终于等到了机会。\"
\"父亲!\"严世蕃的独眼在烛光下泛着血丝,鎏金腰带被他攥得咯吱作响,\"张居正、高拱、赵贞吉,连英国公都上了密折!陈恪何时笼络了这许多人?\"
六封奏折不多,但联名者皆是实权人物,这意味着朝中观望的势力比想象中庞大。
而这些现象都在告诉严嵩父子一个致命的事实——陈恪不是谁的党羽,他自成一股势力。
\"不是陈恪有能耐。\"严嵩突然将镇纸重重按在案上,惊得烛火齐齐一颤,\"是咱们严家这棵大树,在旁人眼里开始漏风了。\"老人声音沙哑如磨刀石,花白胡须随着吐息微微颤动,\"二十年了,终于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严世蕃的独眼骤然收缩。
父亲这句话如刀般剖开了表象——那些奏章背后,是清流、勋贵、甚至帝党在试探严家的底线。
知乎收藏夹《明代党争实录》自动翻开:【当政治同盟出现裂痕时,观望者会变成最危险的敌人】。
\"父亲是说...\"严世蕃的声音陡然压低,蟒袍下的肌肉绷紧,\"徐阶老儿在背后推波助澜?\"
严嵩没有立即回答。
他缓缓起身,衣袍下摆扫过地毯,在博古架前驻足。
枯瘦的指尖抚过一尊宋代官窑青瓷,釉面冰凉的触感让他思绪愈发清明。
\"东楼啊。\"严嵩突然改了称呼,这是严世蕃的表字,平日里极少使用,\"你可知为何猛虎不与群狼缠斗?\"
严世蕃一怔,随即会意:\"因为每道伤痕都会引来更多觊觎。\"他猛地攥紧拳头,\"可陈恪是什么东西,他也配当那头狼?\"
\"他确实不算。\"严嵩转身,烛光在他脸上切割出深邃的阴影,\"但他背后站着谁?\"老首辅的指尖轻轻一点地面,\"那位修道之人,可一直在高处看着呢。\"
严世蕃突然冷笑,独眼中燃起骇人的火光:\"陈子恒入仕不过三年...\"
\"三年...\"老首辅终于抬起眼皮,浑浊的眼底闪过一丝精光,\"他如今是靖海伯!兵部右侍郎!裕王景王的讲官!常远山的女婿,英国公的盟友,赵贞吉的门生——这还是三年前那个跪在丹墀下听宣的状元郎么?\"
书房内霎时寂静,唯有铜壶滴漏的声响格外清晰。
\"为父记得...\"严嵩突然轻笑,声音却冷得像冰,\"三年前陈恪殿试时,你还在笑话他写的《盐铁论》是书生空谈。\"
\"儿子看走眼了。\"严世蕃突然平静下来,\"但如今满朝文武都在看着,若连个范家都保不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