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坤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1章 暖阳栖檐,旧物牵情,觉醒!我重新来过,万界全麻了!,杨门坤少,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村中央的老井旁,围着几个妇人在洗衣裳。木槌捶打衣物的声响“砰砰”地传远,混着她们的说笑声,像一首热闹的市井歌谣。井台上的石栏被绳子磨出深深的凹槽,其中一道槽里,卡着个小小的铜铃铛,想必是哪个孩子掉的,却被井水浸泡得愈发光亮。

陈秋走过去时,一个挎着篮子的老婆婆正摇着轱辘汲水。她的动作有些迟缓,每摇一下,轱辘便发出“吱呀”的呻吟,像是在诉说岁月的沉重。陈秋上前搭了把手,老婆婆笑着道谢,露出没剩几颗牙的牙床:“后生面生得很,是来寻亲的?”

“算是吧。”陈秋帮她把水桶提到井台边,桶里的水清澈见底,映着他风尘仆仆的脸,也映着天上的流云。老婆婆用葫芦瓢舀了水递给他:“喝口井水,甜着呢。”陈秋接过瓢,水刚碰到嘴唇,便觉一股清甜顺着喉咙淌下去,洗去了最后一丝疲惫,像小时候外婆家的井水味道。

这时,井台边的洗衣妇里,有人提起“黑风谷昨晚有异响”,声音压得很低,却还是飘进陈秋耳朵里。另一个妇人赶紧摆手:“别乱说,前阵子万宝商盟的人就是在那失踪的,怪渗人的。”陈秋握着葫芦瓢的手紧了紧,原来这些寻常百姓的日子里,也藏着对黑暗的恐惧,只是他们学会了在恐惧中,继续摇着轱辘汲水,继续捶打衣裳。

老婆婆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用拐棍敲了敲井台:“水总得喝,衣总得洗,日子嘛,总得过下去。”她的声音里没有波澜,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陈秋把瓢还给她,看着水桶里的倒影,忽然明白所谓的强大,从来不是无惧黑暗,而是在黑暗中,依然能守住摇轱辘的平静,守住捶衣裳的认真。

四、晚炊绕树,灯影暖心

夕阳西沉时,陈秋被老婆婆拉到家里吃晚饭。老婆婆的屋子很小,却收拾得干净,炕上铺着粗布褥子,墙角摆着个旧木柜,柜上的青瓷瓶里,插着几枝野菊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炕桌被擦得发亮,上面摆着一碟咸菜,一碗蒸南瓜,还有两碗冒着热气的小米粥,与杂货店老板娘的手艺如出一辙。

“老头子走得早,就我一个人过。”老婆婆给陈秋盛粥时,手腕上的银镯子轻轻作响,“这粥得就着南瓜吃,甜丝丝的。”陈秋尝了一口,南瓜的甜味混着小米的清香,在舌尖漫开,像被阳光吻过的味道。他想起瑶瑶药粥里的药粒,想起石室里的干硬麦饼,忽然觉得幸福从来都很朴素,不过是一碗热粥,一句叮咛,一个有人牵挂的黄昏。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老婆婆点上油灯,灯芯的光晕里,飞虫依旧在欢快地飞舞。她从柜里拿出个布偶,布偶的胳膊缝补过好几次,脸上的笑容却依旧灿烂:“这是我孙女留下的,她说等她回来,就给布偶做件新衣裳。”陈秋看着布偶,忽然想起黑风谷石径旁的那个,原来每个被留下的旧物里,都藏着一个等待的故事。

夜深时,陈秋躺在炕上,听着窗外的虫鸣,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狗吠。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格子状的光影,像一张温柔的网,将所有的疲惫与不安都轻轻罩住。怀里的蓝布包硌着胸口,里面的红头绳、鹅卵石、乐谱,都在安静地躺着,像一群熟睡的伙伴。

他想起明天要去的地方,或许还会有厮杀,或许还会有伤痛,但此刻心里却踏实得很。因为他知道,无论走多远,总有这样的村庄,这样的老人,这样的热粥,在等着每一个赶路的人。就像老槐树永远会在村口等着归人,就像井台的石栏永远会留着磨出的凹槽,这些看似平凡的存在,才是最坚韧的力量。

月光移过炕沿,照在陈秋脸上,他的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像个做着美梦的孩子。梦里,有茶楼飘出的碧螺春香,有琵琶弹起的《归雁》曲,还有红头绳在风里轻轻摇晃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霸牛狂牛神传承

九洲神宫的袁母

新阅微异谈

硕云舒

一剑星河灿

晏龙儿

重生八零:李太太还在立规矩

禾桅簌簌

快穿之直男被迫当娇妻

菊凉

魂穿小燕子,傻子才甘心等三年

白瑾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