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秦淮河畔胭脂盟——商帮合作的算计,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瘦马官司:胭脂阵里的杀机
苏州阊门外,三十船\"扬州瘦马\"引发争讼。汪家状师捧着《大明律》高呼:\"乔家拐卖良家!\"公堂屏风后,按察使数着两家送来的银票,惊见票号竟都是\"日昇昌\"——原来这场官司本是双方向朝廷表忠的苦肉计。
退堂后,汪廷奎与乔致庸在虎丘塔下对饮。乔致庸袖中滑落半块玉佩——正是按察使夫人随身之物。汪廷奎佯装不见,转着酒杯暗忖:塔影斜长如剑,该斩断这利刃般的联盟了。
瘦马官司的闹剧,暴露官商勾结的临时同盟本质。双方借诉讼洗白产业,又借司法博弈向权力献媚。这种\"刀切豆腐两面光\"的手段,恰如《红楼梦》中\"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现代翻版。须知官府与商帮的蜜月,从来都是雨季前的昙花。
五、漕船焚江:灰烬中的新盟约
瓜州渡口火光冲天,三百艘漕船在烈焰中扭曲如龙。汪廷奎跪在焦黑的\"乔汪联号\"船板前,手中攥着半截未燃尽的密信——竟是乔家与闽商林氏的海路契约。对岸,乔致庸正将汪家盐引分与粤商,浪涛声掩不住他的狂笑:\"汪兄可知'没有永远的朋友'?\"
三个月后,朝廷漕运总督的仪仗驶入扬州。新任总商拱手相迎,袍袖下露出半幅刺青:左臂徽州山水,右臂晋中驼队,胸口却纹着岭南红棉——新的临时联盟已然成型。
漕船焚江的结局,印证商帮博弈的循环本质。旧盟约的灰烬滋养新利益,恰似《周易》\"穷则变,变则通\"的易理。但汪乔二人的成败,早已写在《货殖列传》中:\"富无经业,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
警世箴言
《史记》云:\"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
《商君书》谓:\"民之欲利者,非耕不避也\"
《淮南子》载:\"逐鹿者不顾兔,决千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
嘉庆年间,扬州盐商园林的假山石缝中,掘出鎏金算盘一具。珠算子刻满\"乔汪\"字样,却在\"五进五退\"的位置磨得锃亮。茶客传言,每逢阴雨,园中便闻算珠噼啪作响,混着女子幽咽:\"胭脂盟,胭脂债,胭脂终化秦淮黛...\"细雨打湿廊柱楹联,露出当年汪廷奎手书:\"生意如同春前草,财源好似雨后泉\",墨迹淋漓如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